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闻雁
作者: 郭槃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芦花淡白水微茫,又听雍雍旅雁翔。
几点乱云迷洛浦,数声和月起潇湘。
蹉跎故国家千里,迢递乡音字两行。
楚水吴山旧时路,年来何事竟忙忙。
白话文翻译:
在淡淡的芦花和微茫的水面上,又听到旅雁在空中鸣叫。
几朵乱云遮住了洛浦,几声雁鸣伴着明月从潇湘传来。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故国已是千里遥远,乡音也只剩下两行字。
昔日楚水吴山的旧路,如今却不知为何变得如此繁忙。
注释:
- 芦花: 芦苇的花,象征着秋天的景象。
- 雍雍: 形容雁叫声,带有旅途的意象。
- 洛浦: 指洛水流域,洛阳附近的水域。
- 潇湘: 指湘江,意指南方的水乡。
- 蹉跎: 意为耽误、虚度。
- 迢递: 形容路途遥远。
- 楚水吴山: 指代长江流域的地理景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槃,明代诗人,生活在明朝时期,其诗风多为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闻雁》创作于明代,正值那一时期的诗歌盛行。作者通过对雁声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诗歌鉴赏:
《闻雁》是一首表现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雁鸣,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用“芦花淡白水微茫”描绘了一幅朦胧的秋日水乡图景,淡雅的色调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又听雍雍旅雁翔”,雁的鸣叫宛如诗人的心声,唤起了他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在“几点乱云迷洛浦,数声和月起潇湘”中,云雾缭绕的意象与月下的雁鸣交相辉映,展现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对乡音的渴望与对故乡的追忆。最后两句“蹉跎故国家千里,迢递乡音字两行”则将思乡之情深化,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与故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芦花淡白水微茫: 描绘的是水乡秋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萧瑟的氛围。
- 又听雍雍旅雁翔: 通过旅雁的叫声引发作者的思乡情绪,旅雁象征着远行与归宿。
- 几点乱云迷洛浦: 画面中的云雾迷离,暗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思绪的飘忽。
- 数声和月起潇湘: 雁鸣伴着明月,展示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交融,暗示诗人思乡之情的深厚。
- 蹉跎故国家千里: 描述了作者对故国的遥远与时光的无情流逝。
- 迢递乡音字两行: 乡音的传递如同字句一般,简短却充满了浓浓的乡愁。
- 楚水吴山旧时路: 以地名作为怀旧的载体,强调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
- 年来何事竟忙忙: 最后反思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繁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 “几点乱云迷洛浦”,将云与水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 “数声和月起潇湘”,将雁鸣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人程度。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闻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表达思乡情,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沉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反映了人们对故乡的依恋以及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花: 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宁静。
- 旅雁: 代表着离别与思乡。
- 云: 迷离的云象征着思绪的纷乱。
- 明月: 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又听雍雍旅雁翔”中的“雍雍”是形容什么?
- A) 雁叫声
- B) 云的形状
- C) 水的流动
- D) 诗人的心情
-
诗中提到的“楚水吴山”指的是?
- A) 北方的山水
- B) 长江流域
- C) 西南地区
- D) 东北平原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生活的忙碌
-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A) 雁叫声
- B) 长江流域
- B) 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闻雁》: 两者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闻雁》则通过自然景象与雁声交织,展现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郭槃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