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汉月/忆汉月》
时间: 2025-01-11 08:06: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菊一丛临砌。颗颗露珠装缀。独教冷落向秋天,恨东君不曾留意。雕阑新雨霁。绿藓上,乱铺金蕊。此花开后更无花,愿爱惜莫同桃李。
白话文翻译:
一丛黄菊紧挨着台阶生长。每一朵都点缀着晶莹的露珠。独自在秋天里冷落,怨恨东君(春神)未曾关注。雕花的栏杆经过新雨后显得清新。绿色的苔藓上,金黄的花蕊散乱铺展。这种花开过后,就没有其他花开放了,希望人们珍惜它,不要像对待桃李那样。
注释:
- 黄菊:指秋天的菊花,常象征坚韧和长寿。
- 临砌:紧挨着台阶。
- 露珠:清晨或夜晚凝结在植物上的水珠。
-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这里指春天。
- 雕阑:雕花的栏杆。
- 新雨霁:雨后初晴。
- 绿藓:绿色的苔藓。
- 金蕊:金黄色的花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遵勖(生卒年不详),字公武,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菊花,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秋天景色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秋天的一个雨后,诗人看到菊花独自开放,感慨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界的美景,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菊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寂寥和菊花的坚韧。诗中“黄菊一丛临砌”描绘了菊花的生长环境,而“颗颗露珠装缀”则增添了菊花的清新之美。诗人通过“独教冷落向秋天”表达了对菊花孤独开放的同情,而“恨东君不曾留意”则抒发了对春天不再的遗憾。后两句“此花开后更无花,愿爱惜莫同桃李”则是对菊花的赞美,希望人们珍惜这种在秋天独放的花朵,不要像对待桃李那样轻易忽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菊一丛临砌”:描绘了菊花的生长位置,紧挨着台阶,显得亲近而自然。
- “颗颗露珠装缀”:用露珠点缀菊花,增添了菊花的清新和生机。
- “独教冷落向秋天”:表达了菊花在秋天的孤独和冷落。
- “恨东君不曾留意”:抒发了对春天不再的遗憾和对菊花的同情。
- “雕阑新雨霁”: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雕花的栏杆显得更加清新。
- “绿藓上,乱铺金蕊”:描绘了苔藓上散乱的金黄花蕊,增添了秋天的色彩。
- “此花开后更无花”:强调了菊花在秋天的独特地位。
- “愿爱惜莫同桃李”:希望人们珍惜菊花,不要像对待桃李那样轻易忽视。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独教冷落向秋天”和“恨东君不曾留意”,赋予菊花和春天以人的情感。
- 比喻:如“颗颗露珠装缀”,将露珠比作装饰品,增添了菊花的美丽。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慨和对菊花的喜爱。诗中透露出对自然美的珍惜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黄菊:象征坚韧和长寿,代表了秋天的特色。
- 露珠:增添了菊花的清新和生机。
- 东君:象征春天,与秋天的菊花形成对比。
- 雕阑:增添了诗中的景致美。
- 绿藓:增添了秋天的色彩和生机。
- 金蕊:增添了菊花的美丽和独特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A. 秋神 B. 春神 C. 夏神 D. 冬神
-
诗中的“黄菊”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颗颗露珠装缀”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比春天的桃李和秋天的菊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惜。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遵勖的《望汉月/忆汉月》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惜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遵勖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