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 其二》
时间: 2025-01-10 21:56: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秋 其二
一自烽烟销客魂,
况惊多难不堪论。
鲸鲵畏是冲波险,
鼓角愁兼下濑喧。
地涌洪涛翻白昼,
天摇寒浪暗黄昏。
商声萧瑟怜孤翮,
直欲排云叫帝阍。
白话文翻译:
自从战火消散,我的游子之心便难以平静,
更何况经历了许多惊险与艰难,真是不堪回首。
鲸鱼和鲵都害怕激流的危险,
鼓声和号角声交错,伴随着涌动的河流喧嚣。
大地涌起滔天巨浪,翻滚的波涛如白昼一般,
天空也因寒潮摇晃,黄昏变得阴暗。
商音悲凉,令人怜惜那孤独的翅膀,
我真想冲破云层,向天帝呼喊。
注释:
- 烽烟:指战火的烟雾,象征战争的动荡。
- 客魂:指游子漂泊的心情。
- 鲸鲵:鲸鱼和鲵,二者在此比喻那些面临危险的生物。
- 鼓角:古代军队的战鼓和号角,象征战争。
- 商声:指古代商代的音乐,常用以表达悲伤的情感。
- 孤翮:指孤独的翅膀,象征渴望自由与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槃,明代诗人,以抒情诗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经历与社会忧虑,风格清新而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战争情绪,表达对社会局势的关切和对游子孤独心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郭槃的《感秋 其二》以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游子在秋天的孤独与思考。全诗从战火的消散引入,展现了在和平的表象下,内心的煎熬和不安。开头的“一自烽烟销客魂”,直指战争对人心的摧残,表现出诗人对过去动荡岁月的追忆与反思。
接下来的句子“鲸鲵畏是冲波险”,则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生物的恐惧,进一步映射出人们在外部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无力和不安,而鼓声和喧嚣的结合则让人感觉到社会的喧闹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地涌洪涛翻白昼,天摇寒浪暗黄昏”,描绘出一种自然的狂暴与压迫感,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内心的动荡与无法平静的思绪。最后两句“商声萧瑟怜孤翮,直欲排云叫帝阍”,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命运的呼喊,使整个诗篇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坚韧,展现了在艰难环境中仍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自烽烟销客魂:表明战火已消散,游子心灵仍难以安宁,暗示战争对人心的深远影响。
- 况惊多难不堪论:强调经历的种种艰难,让人无从言说,感情愈加沉重。
- 鲸鲵畏是冲波险:自然界的生物也在恐惧危险,象征人类的脆弱。
- 鼓角愁兼下濑喧:战争的声音与自然水流的喧闹交织,描绘出复杂的情感背景。
- 地涌洪涛翻白昼:自然的狂暴与人心的动荡相呼应,情感的层次不断加深。
- 天摇寒浪暗黄昏:描绘出黄昏的阴暗,象征着忧愁与不安。
- 商声萧瑟怜孤翮:音乐的悲凉与孤独的翅膀相结合,表现对自由的渴望。
- 直欲排云叫帝阍:表达想要冲破束缚的心情,呼喊命运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鲸鲵与人类的脆弱进行比较,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惧怕。
- 拟人:自然界的元素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与节奏上形成美感,增强了朗读时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与感慨,体现出对自由与命运的渴望,反映了人类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烟:象征战争与动荡。
- 鲸鲵:代表自然界中的脆弱生命,与人类的命运相呼应。
- 鼓角:代表战争的声音,暗示社会的不安。
- 洪涛:象征内心的无奈与动荡。
- 商声:代表古代音乐,表达悲伤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烽烟”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自然现象
D. 旅行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C. 爱情的甜蜜
D. 家庭的温暖 -
“商声萧瑟怜孤翮”中的“孤翮”指代什么? A. 孤独的心灵
B. 孤独的鸟
C. 孤单的思念
D. 孤立的思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孟浩然与郭槃的秋天诗作中都表现出孤独与思考,但孟浩然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而郭槃则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