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祁氏寓园》
时间: 2025-01-26 07:12: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祁氏寓园
作者: 魏学渠 〔清代〕
北望首阳巅,黄云愁欲暮。
南溯汨罗水,清光渺难晤。
我行陟寓山,哲人想芳素。
冈峦互起伏,兰蕙纷无数。
亭榭郁参差,夕霞横古渡。
的的渌池荷,飞飞汀洲鹭。
孤鸟西北来,哀鸣如有诉。
风雨眺高原,慷慨登楼赋。
之子赴澄潭,客徒悲薤露。
山鬼披萝立,湘娥倚竹顾。
人生不百年,喟然怵先露。
白话文翻译
我向北望去,首阳山的山顶在黄云之中,似乎愁绪正浓。向南追溯汨罗江,清澈的水流如同难以相遇的光影。我走上寓山,哲人们的思想在此处缭绕。山冈起伏相间,兰花和蕙草繁茂无数。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夕阳的霞光辉映着古渡。清澈的池水中荷花点点,飞翔的白鹭在洲头翩然起舞。孤鸟自西北飞来,哀鸣声似乎在诉说着什么。风雨中,我眺望高原,慷慨激昂地吟咏。那些人前往澄潭,而我这旅客却只感到薤露的凄凉。山中的鬼神披着藤萝伫立,湘娥则倚靠在竹子旁边凝望。人生不过百年,感慨之余,不禁惧怕先露的生死。
注释
- 首阳:指首阳山,古代传说中黄帝的居所。
- 汨罗:指汨罗江,古代诗人屈原的投江之地。
- 哲人:指具有高尚品德和智慧的人。
- 兰蕙:兰花与蕙草,象征高洁的品德。
- 亭榭:指亭子和楼阁。
- 渌池:清澈的池水。
- 汀洲:小洲,指水中小块陆地。
- 山鬼、湘娥:传说中的神灵,分别代表山中的鬼神与湘江的女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学渠(生卒年不详),字子熙,号梅溪,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主题,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游祁氏寓园》创作于魏学渠游览祁氏寓园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祁氏寓园》是一首抒怀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短暂生命的感慨。全诗意境开阔,层次分明,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北望首阳巅”、“南溯汨罗水”等,展现了诗人对山川河流的热爱和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幽幽的哀愁和对生命的感慨在字里行间流淌。
诗中“孤鸟西北来,哀鸣如有诉”一句,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孤独与无奈的深刻思考,孤鸟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苦涩。结尾“人生不百年,喟然怵先露”更是直接点明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虽然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蕴含的情感却是复杂而深沉的,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望首阳巅,黄云愁欲暮:向北望去,首阳山的顶端被黄云笼罩,似乎是愁绪将要降临的黄昏。
- 南溯汨罗水,清光渺难晤:向南追溯汨罗江,水中清光渺茫,似乎难以相遇。
- 我行陟寓山,哲人想芳素:我走上寓山,哲人对于高洁品德的向往在此处回荡。
- 冈峦互起伏,兰蕙纷无数:山冈起伏交错,兰花和蕙草繁茂无数。
- 亭榭郁参差,夕霞横古渡: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夕阳的霞光横跨古渡。
- 的的渌池荷,飞飞汀洲鹭:清澈的池水中点缀着荷花,飞翔的白鹭在小洲上翩翩起舞。
- 孤鸟西北来,哀鸣如有诉:孤鸟自西北飞来,哀鸣声似乎在倾诉某种情感。
- 风雨眺高原,慷慨登楼赋:在风雨中,我眺望高原,慷慨激昂地作诗。
- 之子赴澄潭,客徒悲薤露:那些人前往澄潭,而我这旅客却感到薤露的凄凉。
- 山鬼披萝立,湘娥倚竹顾:山中的鬼神披着藤萝伫立,湘娥则倚靠在竹子旁凝望。
- 人生不百年,喟然怵先露:人生不过百年,感慨之余,不禁惧怕先露的生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云比作愁绪,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拟人:如“孤鸟...哀鸣如有诉”,赋予鸟以人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 对仗:整首诗句多为对仗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它不仅仅是一篇描绘风景的诗,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抒怀之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望、南溯:指向不同方向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
- 山鬼、湘娥:代表着神秘的文化传说,增加了诗歌的文化深度。
- 孤鸟:象征孤独和哀伤,传达了生命的无奈。
- 渌池、荷花:清澈与美丽的象征,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汨罗水”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哀伤
- C. 清澈
- D. 忧愁
- 答案:C
-
填空题: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表现在“人生不百年,__先露”。
- 答案:喟然怵
-
判断题: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A. 对
- B. 错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感慨,但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春江花月夜》: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结合,情感更为细腻而悠远。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魏学渠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