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时间: 2025-01-11 14:11: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月满渔村。一道飞书下九阍。圣主临轩初试日,逡巡。白发青衫谒至尊。隐矣又焉文。归去空留土木身。何意片词亲简自,枫宸。九死从今总负恩。
白话文翻译:
烟雾缭绕的月光照满了渔村,飞书传来,直下九重天。圣主在高座上首次审视朝阳,徘徊不去。白发苍苍的青衫人恭敬地拜见至尊。隐去的又何曾留下文字。归去后只留下这土木的身躯。何意这片词句亲自来写,枫树下的宸宫。九死之中,从今往后都将辜负恩情。
注释:
- 烟月:烟雾和明月,形容环境美丽而朦胧。
- 渔村:指渔民居住的村庄,象征宁静的生活。
- 飞书:指急速传递的书信,表达重要消息。
- 圣主:指皇帝或统治者。
- 临轩:意为在高台上,指圣主的威仪。
- 白发青衫:代表年长者,青衫是古代文士的服装。
- 隐矣:隐去或消逝的意思。
- 土木身:指人的身体,暗示世俗的存在。
- 片词:片段的词句。
- 枫宸:指枫树下的宫殿,象征归隐或思念。
- 九死:经历多次生死,形容困境重重。
典故解析:
- “圣主临轩”:可引申为对皇权的尊重与仰慕,表达对统治者的期待与叹息。
- “九死”:常用于形容多次遭遇危机而依然存活,反映人们对命运的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严绳孙,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描写渔村的宁静与个人的无奈,表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及对权力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以渔村的宁静与皇权的威仪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的“烟月满渔村”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感。然而,紧接着的“一道飞书下九阍”则引入了紧迫的朝政消息,暗示着外界的动荡与不安。诗中通过“圣主临轩初试日”的描写,体现了统治者作为阳光般的存在,但此时的“逡巡”却又暗示了犹豫与不安。随后,白发青衫的形象则代表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尤其是“归去空留土木身”,透出一种无奈的苍凉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转换中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落,尤其是最后一句“九死从今总负恩”,更是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往恩情的追悔与无奈。此诗不仅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也展现了严绳孙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烟月满渔村: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渔村夜景,营造出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 一道飞书下九阍:急报文书,暗示着政局的紧迫与变动。
- 圣主临轩初试日:皇帝初次审视新政,展现了权力的光辉与责任。
- 逡巡:表现出犹豫不决的状态,反映出对未来的迷茫。
- 白发青衫谒至尊:年长者恭敬地拜见皇帝,表达对权力的尊重与期望。
- 隐矣又焉文:历史的沉淀,留不下文字的痕迹,暗示人事的无常。
- 归去空留土木身:回归平淡生活,只剩下肉体的存在,感叹世事无常。
- 何意片词亲简自:对自己写下的词句感到迷茫与无奈。
- 枫宸:象征着理想归宿,然而现实却是无法实现。
- 九死从今总负恩:经历重重磨难后,对过往恩情的辜负与惋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月”比喻宁静的环境,渔村的生活。
- 对仗:如“白发青衫”与“圣主临轩”,此种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写渔村的宁静与权力的威仪,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与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 烟月:象征迷离与宁静,暗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渔村:代表简单、自然的生活,反映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白发青衫:象征智慧与年长的经历,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 枫宸:象征理想与归宿,体现诗人的内心渴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烟月满渔村”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繁华的城市
- B. 宁静的渔村
- C. 热闹的市场
- “九死从今总负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感恩
- B. 失落与惋惜
- C. 期待未来
- 诗中提到的“白发青衫”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年长者
- C. 皇帝
- 诗中“烟月满渔村”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答案:
- B. 宁静的渔村
- B. 失落与惋惜
- B. 年长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写了月夜,但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和对友谊的追忆,与《南乡子》的政治背景形成对比。杜甫的《春望》则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唐诗三百首》
此文为您提供了《南乡子》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