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村望》
时间: 2025-01-11 15:45: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 村望
作者: 黄之柔 〔清代〕
恰值暮春天。
暖气侵人懒着绵。
独倚画楼无任事,
花前。
捲幔青青草色连。
隔岸酒旗偏。
半枕垂杨半枕烟。
遥望夕阳红处也,
桥边。
无数行人争渡喧。
白话文翻译:
正值暮春时节,
暖风袭人,让人懒得动弹。
我独自倚靠在画楼上,无所事事,
在花前。
卷起窗帘,青青的草色连绵不绝。
隔岸酒旗随风飘动。
半倚垂柳,半沾烟雾。
遥望夕阳映红的地方,
在桥边,
无数行人争相渡过,喧闹不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恰值:正好是。
- 倚:倚靠。
- 无任事:没有事情可做。
- 捲幔:卷起窗帘。
- 半枕:一半靠着,形容姿态。
- 酒旗:酒馆的招牌或标志。
- 争渡:争着渡河,形容人多。
典故解析:
- 本诗没有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色和人间繁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之柔,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抒情诗,风格清新典雅,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暮春时节,诗人可能在某个春末的傍晚,感受到暖风的侵袭,情绪愉悦,借此描写自然景象与人情冷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 村望》通过清新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的悠然心情。诗的开头“恰值暮春天”便为整首诗定下了清新自然的基调。随着暖气的袭来,诗人感到一丝懒散,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独自倚靠在画楼上,诗人把注意力转向窗外的花草和远方的人群,形成一种内外对比。窗前卷起的帘子,草色的连绵,似乎在描绘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而“隔岸酒旗偏”一句,巧妙地引入了人间烟火气,象征着生活的繁华与热闹,这与诗人内心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无数行人争渡喧”,生动地刻画了人们忙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喧嚣与生机。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中,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宁静的向往,又有对喧嚣的观察,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恰值暮春天。”:正好是暮春的季节,暗示诗人所处的时空背景。
- “暖气侵人懒着绵。”:暖风的侵袭让人懒得动,表现出一种慵懒的状态。
- “独倚画楼无任事,花前。”:独自在画楼上倚靠,无所事事,意象优雅。
- “捲幔青青草色连。”:卷起窗帘,外面的草色连绵,生机盎然。
- “隔岸酒旗偏。”:对面酒馆的酒旗随风飘动,增添生活气息。
- “半枕垂杨半枕烟。”:半倚在柳树下,半笼烟雾,形象生动。
- “遥望夕阳红处也,桥边。”:远望夕阳下的桥边,画面美丽。
- “无数行人争渡喧。”:人们争相渡河,场景热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暖气侵人”使人感受到温暖的直接体验。
- 拟人:如“酒旗偏”赋予了酒旗生命感。
- 对仗:如“半枕垂杨半枕烟”,对仗工整,韵律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与人世的繁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宁静与繁华的矛盾心理,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闲适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暮春: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变化。
- 暖气:代表温暖与舒适。
- 画楼: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闲适环境。
- 草色:表现青春与活力。
- 酒旗:代表人间的繁华与喧闹。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人在哪个地方倚靠? A. 橋边
B. 花前
C. 画楼
D. 酒馆 -
诗中描绘的人群是如何的? A. 安静
B. 喧闹
C. 疲惫
D. 悠闲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女性的情感。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色,反映社会动荡。
诗词对比:
- 黄之柔的《南乡子 村望》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黄之柔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感受,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宏伟的壮丽景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