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船坡》

时间: 2025-01-26 07:15:17

丛篁深箐午鸡啼,怪石嶙嶙高复低。

莫道前山归去早,斜阳人在断桥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船坡
路孟逵 〔清代〕
丛篁深箐午鸡啼,怪石嶙嶙高复低。
莫道前山归去早,斜阳人在断桥西。

白话文翻译:

在丛生的竹林深处,午时鸡鸣声响,奇形怪状的石头高高低低交错。
不要说前面的山归去得太早,夕阳的余晖中,有人在断桥的西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丛篁:丛生的竹子。
  • :指山谷、深处。
  • 怪石嶙嶙:形状奇特、棱角分明的石头。
  • 莫道:不要说。
  • 归去早:回去的时间早。
  • 斜阳:夕阳西下的状态。
  • 断桥:损坏的桥。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某个典故,但“斜阳”、“断桥”等意象常见于古典诗词,传达出一种孤寂和惆怅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路孟逵,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望船坡》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场景可能是在某个幽静的山谷,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望船坡》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主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丛篁深箐午鸡啼”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竹林深处,午时的鸡鸣声仿佛在唤醒沉睡的自然。接下来,“怪石嶙嶙高复低”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石的奇特形态,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哲理的思考。“莫道前山归去早”,让人感受到秋日的余晖和人生的无常。这里的“归去早”不仅仅是对时间的感慨,亦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斜阳人在断桥西”则将整个画面拉回到一个具体的人物身上,在夕阳的映照下,人影与自然相融,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意境,令人产生思考与向往。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丛篁深箐午鸡啼”:描绘了竹林深处的宁静,午时的鸡鸣声增添了生气。
  2. “怪石嶙嶙高复低”:展现了自然的奇特与变化,石头的形态各异,营造出一种丰富的自然景观。
  3. “莫道前山归去早”:反问句式,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4. “斜阳人在断桥西”:夕阳下的人影,带着一种孤独的美,暗示着人生的意义与归属。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奇石的形象,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丛篁: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怪石:代表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断桥:暗示人生的遗憾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丛篁”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植物
    C. 山石
    D. 河流

  2. “莫道前山归去早”中“莫道”的意思是? A. 不要说
    B. 不要走
    C. 不要看
    D. 不要问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忧伤
    B. 快乐
    C. 宁静
    D. 激昂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路孟逵的《望船坡》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皆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但路孟逵更强调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描绘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选》
  • 《诗经与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