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后一夕登清心阁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3:13:19

昨夜云为祟,今宵月始妍。

如何一日隔,便减半分圆。

影里偏宜竹,光中不剩天。

客来休遣去,我醉正无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夜云为祟,今宵月始妍。
如何一日隔,便减半分圆。
影里偏宜竹,光中不剩天。
客来休遣去,我醉正无眠。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云层带来了阴霾,今天晚上月亮才刚刚开始变得明亮。
怎么只隔了一天,月亮就少了一半呢?
在影子里,竹子显得格外适合,而光亮中却没有剩下天空。
客人来了请不要送走,我正醉得无眠。

注释:

  • 云为祟:指云层的阴影影响了月亮的光辉。
  • 月始妍:月亮开始变得美丽,形容月色渐明。
  • 如何一日隔:感叹时间流逝之快,才一天的时间。
  • 便减半分圆:形容月亮变小,意指时间的流逝使得美好事物减退。
  • 影里偏宜竹:在影子中,竹子显得特别合适。
  • 光中不剩天:光亮中没有了天空的存在,暗示了孤独的氛围。
  • 休遣去:请不要让客人离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诗风清新自然,颇具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中秋节后,诗人因月亮的变化而感叹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短暂美好的惋惜与对友人的留恋,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中秋后一夕登清心阁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月亮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首句“昨夜云为祟,今宵月始妍”,用夜空的阴云与明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照明与阴暗的敏锐感受。紧接着的“如何一日隔,便减半分圆”更是将时间的流逝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在一瞬间,月亮便失去了它的圆满,带着深深的惋惜。

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诗人还引入了人的情感,尤其是对友人的留恋。“影里偏宜竹,光中不剩天”,这里的竹影与光影形成鲜明对比,竹子在影子中显得生机勃勃,而光亮中却只剩下孤独的感觉。最后一句“客来休遣去,我醉正无眠”,则是诗人心中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醉意之中,更显得无眠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期望。

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云为祟:昨晚的云彩影响了月亮的光辉,表现出自然现象对情绪的影响。
  • 今宵月始妍:今夜的月亮刚刚显现出美丽,暗示着希望的存在。
  • 如何一日隔:一日之间的变化令人感到惊讶,表现出时间的无情。
  • 便减半分圆:月亮的圆满减少,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 影里偏宜竹:影子中竹子显得恰到好处,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 光中不剩天:光亮中失去了天空,传达出孤独的情感。
  • 客来休遣去:对朋友的挽留,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
  • 我醉正无眠:醉酒后的无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思绪。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月亮的变化和竹影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月亮和云彩赋予情感,使自然景物生动起来。
  • 隐喻:月亮的圆缺象征人生的起伏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圆满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变化与无常。
  • :代表着阻碍与阴霾,影响了诗人的情绪。
  • 竹子:象征着坚韧与生机,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光与影:光代表希望与美好,影则寓意孤独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为祟”指的是什么? A. 天空中的云彩
    B. 阴云的影响
    C. 风的影响

  2. 诗人希望客人在来时怎样? A. 离开
    B. 留下
    C. 继续饮酒

  3.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愤怒
    C. 孤独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同样描写了月亮与思乡之情,但杨万里的诗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情感更为复杂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