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1 10:50:54

春到东园恰□□,腊前闻已破南枝。

□□□□□□□,□旦元□□□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三
春到东园恰,腊前闻已破南枝。
旦元诗。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到了东园,正好在元宵节前一天,我听说腊梅已经在南边的枝头绽放开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到:春天来临。
  • 东园:指东边的园林,可能是作者所居住地附近的一个园子。
  • 腊前:腊月过后,指农历的腊月最后几天。
  • 南枝:指梅花生长在南边的树枝上。
  • 旦元诗:元宵节的诗歌,可能暗指即将庆祝的元宵节。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志向和情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元宵节前夕,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春天的气息与节日的喜庆氛围。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三》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梅花的绽放。诗的开头“春到东园恰”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让人感受到春意盎然的气息。接下来的“腊前闻已破南枝”,则通过“闻”字,传达出一种期待与惊喜,仿佛在告诉读者,春天的消息已经传来,梅花在南边的枝头已经悄然绽放。这个过程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了人们生活中的希望和重生。

整首诗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诗人在春天的暖阳下,欣赏梅花的开放,感受到一种生机与活力,这种情感与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形成了美好的呼应。整首诗如同梅花一般,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到东园恰:春天如期而至,正好在东园这个地方。
  2. 腊前闻已破南枝:在腊月的最后几天,听说南边的梅花已经开了。
  3. 旦元诗:暗指元宵节将至,带来一丝欢快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天赋予生命,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到来。
  • 对仗:通过“春到东园”与“腊前闻已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梅花为媒介,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新生和希望。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东园:象征人们向往的自然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园”指的是哪个季节来临?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2. “腊前闻已破南枝”中的“破”字表示什么?

    • A. 死亡
    • B. 绽放
    • C. 凋零
    • D. 破裂

答案:

  1. C. 春季
  2. B. 绽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看梅三首》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后者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