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涂观刘寺新叠石山》
时间: 2025-01-24 23:09: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涂观刘寺新叠石山
——杨万里
风月肝脾水雪胸,
道人妙手凿虚空。
斫翻诸岭云烟骨,
幻出山岩紫翠峰。
细看分明非飣餖,
如何雕得许玲珑。
为谁若死忙归去,
知是斜阳是晚锺。
白话文翻译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人文情怀。诗的开头提到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接着描述了一位道人用巧妙的技艺在虚空中雕刻出美丽的山石。他的手法如同将云烟和山脊进行翻转,创造出紫色和翠绿的山峰。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细致的观察,表达了对这些景物的赞美和对艺术的敬仰,最后抒发了一种急于归去的情感,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归宿。
注释
- 肝脾:古代指代人的情感与精神状态。
- 飣餖:指食物,这里是比喻雕刻的细腻程度。
- 玲珑:形容物体精致、细致的样子。
- 斜阳: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晚锺:指傍晚的钟声,常用来引发思考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2年—1250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穷流,南宋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逐渐动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归涂观刘寺新叠石山》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性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诗中开篇以“风月肝脾水雪胸”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位道人用精湛的技艺在虚空中雕刻出绚丽的山石,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斫翻诸岭云烟骨,幻出山岩紫翠峰”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的层峦叠嶂和云雾缭绕的壮美景象。诗人用巧妙的意象构建出一幅如梦似幻的自然画卷,令人神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细看分明非飣餖,如何雕得许玲珑”表达了对雕刻艺术的钦佩,强调了自然美与人造美之间的关系,令人深思。同时,诗的结尾通过“为谁若死忙归去,知是斜阳是晚锺”抒发了一种对归宿的追求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了宋代诗人的人文关怀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月肝脾水雪胸:自然的风和月,滋养着诗人的内心,形成了他情感的基石。
- 道人妙手凿虚空:道人用巧妙的手法在空中雕刻出美丽的景象。
- 斫翻诸岭云烟骨:将山岭上的云雾翻转,犹如雕刻出山的骨架。
- 幻出山岩紫翠峰:创造出紫色和翠绿交相辉映的山峰。
- 细看分明非飣餖:细看这些雕刻的作品,分明不是食物。
- 如何雕得许玲珑:不知这些作品是如何雕刻得如此精美。
- 为谁若死忙归去:不知为了谁而急于归去。
- 知是斜阳是晚锺:知道这是夕阳西下,晚钟即将敲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与内心情感进行比喻,增添诗意。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艺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月:象征自然美,表示诗人内心的宁静。
- 道人:代表追求艺术与真理的人。
- 云烟:象征变化与虚幻,反映出自然的无常。
- 紫翠峰:代表自然的壮丽,亦象征着美的极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风月肝脾水雪胸”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宁静
- C. 悲伤
- D. 恐惧
-
“细看分明非飣餖”中的“飣餖”指的是什么?
- A. 酒
- B. 食物
- C. 雕刻
- D. 风景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命的无奈
- B. 对归宿的渴望
- C. 对爱情的期待
- D.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人生的豪情与酒的洒脱,而杨万里的诗则透过对自然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反思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