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时间: 2025-01-27 04:22:39

碧藕飞丝寸肠柔。

谁与割闲愁。

开帘待燕,倚阑迎月,忆在红楼。

玉骢嘶出欢丛去,萧瑟冷如秋。

云光黯黯,雨花片片,风叶飕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儿媚
作者:王时翔 〔清代〕

碧藕飞丝寸肠柔。谁与割闲愁。
开帘待燕,倚阑迎月,忆在红楼。
玉骢嘶出欢丛去,萧瑟冷如秋。
云光黯黯,雨花片片,风叶飕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人在秋夜时分的孤独与思念。她用柔软的藕丝比喻自己的心情,感到愁苦难以割舍。她在开帘等待燕子归来,倚靠在栏杆上迎接明月,回忆起往昔在红楼的快乐时光。听到马儿嘶鸣,欢快地从花丛中奔去,然而周围却是一片萧瑟,冷清得像秋天。天空阴沉,雨花纷飞,风中落叶飘荡,增添了她的孤寂感。

注释

  • 碧藕:青色的藕,象征柔软和美好。
  • 寸肠:指心肠,形容感情深厚。
  • 闲愁:无端的愁苦。
  • 开帘待燕:打开窗帘等待燕子归来,象征期待与思念。
  • 红楼:指的是过去快乐的地方或时光,可能暗指红颜知己或爱情。
  • 玉骢:形容马的美丽,代表欢快。
  • 萧瑟:形容环境的冷清和悲凉。
  • 云光黯黯:天空阴沉,缺乏光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翔,清代词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女性的内心情感。他的诗词往往结合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给人以深思。

创作背景
《眼儿媚》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时期,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孤寂的感悟。

诗歌鉴赏

《眼儿媚》是一首充满哀愁与思念的诗作,王时翔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描绘,展现了女性心中的孤独与渴望。诗中通过“碧藕”和“寸肠柔”来描绘内心的柔软与脆弱,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在开帘待燕这一动作中,传达出一种期待的情感,而倚阑迎月则进一步渲染了那种孤独感。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用玉骢嘶出欢丛去的描写,反映出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而“萧瑟冷如秋”则将这种快乐与现实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最后的“云光黯黯,雨花片片,风叶飕飕”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内心的情感波动,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表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藕飞丝寸肠柔:青色的藕丝如同细腻的心肠,表达了内心的柔软与脆弱。
  2. 谁与割闲愁:没有人能够帮助我解除这无端的愁苦,表露出孤独感。
  3. 开帘待燕:打开窗帘期待燕子的归来,象征着对过去的期待与思念。
  4. 倚阑迎月:靠在栏杆上迎接明月,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5. 忆在红楼:怀念曾经在红楼的美好时光,传达出对爱情的追忆。
  6. 玉骢嘶出欢丛去:玉骢马在欢快地奔跑,反映出过去的快乐。
  7. 萧瑟冷如秋:如今却冷清得像秋天,形成对比,表明现实的无奈。
  8. 云光黯黯,雨花片片,风叶飕飕:描绘秋天的阴沉与孤寂,增强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碧藕”比喻柔软的心肠,生动形象。
  • 拟人:玉骢马的动作拟人化,强调欢快的情感。
  • 对仗:如“开帘待燕,倚阑迎月”形成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孤独现实的无奈,渗透着深沉的情感与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藕:象征柔美、细腻的情感。
  • 闲愁:无端的愁苦,反映内心的孤独。
  • 红楼:美好回忆的象征,寄托对爱情的向往。
  • 玉骢:象征欢快与自由。
  • 秋天:象征凋零与孤寂,形成情感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藕”象征什么? A. 固执
    B. 柔美
    C. 坚强

  2. “倚阑迎月”中的“迎月”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期待
    C.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玉骢”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匹马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抒发对爱情的追忆与思考。

诗词对比

  • 王时翔《眼儿媚》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王时翔更多侧重于孤独感,而李清照则强调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时翔文集》
  • 《古典诗词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