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家夏冰咏》

时间: 2025-04-27 01:34:52

金错银盘贮赐冰,清光如耸玉山棱。

无论尘客闲停扇,直到消时不见蝇。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豪家夏冰咏

作者: 雍裕之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金错银盘贮赐冰,
清光如耸玉山棱。
无论尘客闲停扇,
直到消时不见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美丽的冰块,装在金色和银色的盘子里,冰清透亮,宛如高耸的玉山。无论是尘世的客人如何在扇子下打发时间,直到冰融化,连苍蝇也不见踪影。

注释:

  • 金错银盘:指用金银制成的盘子,形容盘子华丽。
  • 贮赐冰:盛放赐予的冰,冰是一种清凉的象征。
  • 清光如耸玉山棱:清澈的光辉如同高耸的玉山的边缘,形容冰的美丽。
  • 尘客:指世俗的人。
  • 闲停扇:指在扇子下停留闲聊。
  • 消时不见蝇:消磨时间时连苍蝇也不见,形容环境的清净。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玉山”常常用来象征高洁的美,冰的清凉与洁净也传达了一种宁静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雍裕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
  • 创作背景:唐代是中国诗歌的繁荣时期,诗人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豪家夏冰咏》通过对冰的描写,展现了夏日的清凉与宁静。诗人以“金错银盘”引入,引起读者的注意,盘子的华贵和冰的清凉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豪华的生活,又蕴含了对自然清凉的向往。冰的光辉如同玉山,传达了一种高洁的美感,同时也隐喻了人们对生活中清净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一句“直到消时不见蝇”,不仅强调了环境的宁静无杂,还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错银盘贮赐冰:描绘出奢华的场景,冰在金银盘中显得更加珍贵。
  • 清光如耸玉山棱:使用比喻,将冰的清澈与玉山的高洁相联系,展现出一种清新的气质。
  • 无论尘客闲停扇:表现了人们在这个环境中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直到消时不见蝇:强调了这个空间的清净与无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冰比作玉山,突显其清澈和高洁。
  • 对仗:如“金错银盘”与“清光如耸”,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清凉的冰,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审美。

意象分析:

  • :象征清凉、洁净,代表着高尚的情操。
  • 金银盘:象征奢华的生活,但与冰的清凉形成对比,暗示内心的宁静。
  • 玉山:象征高洁与美好,营造出一种理想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错银盘”指的是什么?

    • A. 朴素的盘子
    • B. 华丽的盘子
    • C. 破旧的盘子
    • D. 木制的盘子
  2. 诗中“清光如耸玉山棱”中的“玉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高洁
    • C. 亲情
    • D. 历史
  3. 诗歌最后一句“直到消时不见蝇”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环境的清净
    • C. 时间的流逝
    • D. 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在杜甫和李白的作品中,均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杜甫的诗往往更为沉重,反映社会现实,而李白则偏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理想,展示出一种洒脱的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