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题画》

时间: 2025-01-11 01:16:38

秋色落柴关。

心与云还。

断桥流水碧潺潺。

回望千峰峦翠合,策杖溪湾。

地僻鸟声闲。

白石横滩。

林泉容与看飞鹇。

何事镜湖赊月色,为浣风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色落柴关。心与云还。断桥流水碧潺潺。回望千峰峦翠合,策杖溪湾。地僻鸟声闲。白石横滩。林泉容与看飞鹇。何事镜湖赊月色,为浣风颜。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色彩在柴关山落下,心随云朵飘荡。断桥上的流水碧绿而潺潺地流淌。回头眺望千山万峰,都被翠绿的山峦所环绕,我手持拐杖在溪湾小憩。偏远的地方,鸟鸣声悠闲。白色的石头横亘在滩涂上,林泉的景色让我想看那飞翔的鹇鸟。为何镜湖上的月色被拖延,才使得浣女的面容显得苍白?

注释:

  • 柴关:指山中的关口,常被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色。
  • 潺潺:形容水流声,轻快而清晰。
  • 策杖:手持拐杖,表明诗人年迈或在山中散步。
  • 飞鹇:鹇鸟,象征轻快和优雅,常用来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
  • 镜湖:指湖面如镜,映射出月色,象征宁静和美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镜湖”和“月色”常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中,象征着宁静、清澈和美好的意境,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孟钿,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的美丽和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寄情于山水,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世的超脱。

诗歌鉴赏:

《浪淘沙 题画》是一首描绘秋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开篇“秋色落柴关”,便营造出一个静谧的秋天场景,山色渐深,给人以宁静的感受。接下来的“心与云还”则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心随云飘,表现了对自由和逍遥的向往。

“断桥流水碧潺潺”描绘了流水的清澈,水声潺潺,使人感到一种轻快的生命律动。在“回望千峰峦翠合”中,诗人回头眺望远山,山峦叠翠,形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胸怀与辽阔的视野。

“白石横滩”则是对自然细节的观察,白色的石头与清澈的水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诗人以“何事镜湖赊月色,为浣风颜”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惋惜,月色的延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珍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内心的情感交织,既有对秋天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色落柴关:描绘秋天的色彩在山关处落下,暗示着季节的更迭。
  2. 心与云还:表达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然的融合。
  3. 断桥流水碧潺潺:描绘桥边流水的声音,生动而富有韵律感。
  4. 回望千峰峦翠合:回眸望去,千山万岭皆是青翠,展现自然的壮丽。
  5. 策杖溪湾:手持拐杖,表达诗人悠然自得的样子。
  6. 地僻鸟声闲:偏远的地方,鸟鸣声悠闲,突显静谧的环境。
  7. 白石横滩:描绘石头与水形成的自然景观。
  8. 林泉容与看飞鹇:表达对美丽飞鸟的向往与欣赏。
  9. 何事镜湖赊月色,为浣风颜:结尾的惋惜与思考,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心灵的寄托。
  • 拟人:将流水与心情相结合,赋予其情感。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秋天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成熟、收获与生命的轮回。
  • 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白石:代表着纯洁与宁静。
  • 飞鹇:象征着自由与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心与云还”的意思是? A. 心情随云漂荡
    B. 心情沉重
    C. 心情忧郁
    D. 心情愉悦

  2. 诗中描写的水流是怎样的? A. 沉闷
    B. 潺潺
    C. 汹涌
    D. 静止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叹
    B. 惋惜
    C. 快乐
    D. 生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对比钱孟钿的《浪淘沙 题画》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在情感表达上,钱孟钿更倾向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沉思,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由的追求。两者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古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