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翌日用韵再赋》

时间: 2025-01-10 22:14:14

淅米向矛头。

此局谁收。

一壶依约系中流。

待挽狂澜惊望若,身世虚沤。

丛桂为谁留。

风雨高楼。

清宵还喜碧云稠。

灯火几家人杂遝,知是中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淅米向矛头。此局谁收。一壶依约系中流。待挽狂澜惊望若,身世虚沤。丛桂为谁留。风雨高楼。清宵还喜碧云稠。灯火几家人杂遝,知是中秋。

白话文翻译:

细雨如米,飘向矛头的方向。这一局面谁来收拾呢?一壶酒恰好系在水中流动。等待着能挽回这狂澜,惊望着自己的身世宛如虚空的泡沫。丛生的桂花,为谁而留呢?在风雨中的高楼上,清朗的夜晚仍然喜爱那稠密的碧云。灯火闪烁的几家人家杂乱交错,知道今天是中秋佳节。

注释:

  • 淅米:细雨如米,形容雨小而细。
  • 矛头:比喻指向,可能暗指某种困难或挑战。
  • 此局:指当前的局势或境遇。
  • 一壶依约系中流:一壶酒恰好在水中,象征着人生的沉浮。
  • 狂澜:比喻巨大的波澜,暗指人生的波折。
  • 虚沤:虚幻的泡沫,象征着不实在的事物。
  • 丛桂:指桂花,象征着思念或情感的寄托。
  • 清宵:清澈的夜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碧云:形容夜空中的云彩,象征着美好的愿景或情感。
  • 杂遝:形容灯火交错繁杂的样子,中秋时节的热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恭绰(1747年-1816年),字子材,号青山,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热爱,且对人生哲理有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之际。诗人通过对中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世间纷繁复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浪淘沙·翌日用韵再赋》是一首描绘中秋佳节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这特殊时刻的内心世界。开头以“淅米向矛头”引入,细雨带来一种轻柔又略显忧愁的氛围,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接着,诗人用“一壶依约系中流”比喻人生的无常与漂泊,表达了对人生波折的感慨。

“待挽狂澜惊望若,身世虚沤”一句,诗人进一步反映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迷茫,泡沫般的身世感到虚幻而不真实,阐述了人生的脆弱与不确定性。随后,诗人转向自然,以“丛桂为谁留”引发对美好事物的思考,表现出对爱情与友情的渴望。

全诗最后以“灯火几家人杂遝,知是中秋”作结,描绘了中秋夜的温馨与热闹,暗示着人们对团圆的期盼。整首诗借助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态,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理思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家庭团圆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淅米向矛头:细雨像米粒一样飘向远方,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2. 此局谁收:面对这样的局面,谁能来处理呢?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3. 一壶依约系中流:酒壶在水中漂流,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4. 待挽狂澜惊望若,身世虚沤:期待能逆转波澜,却发现自己如泡沫般虚幻,表现出生命的脆弱。
  5. 丛桂为谁留:桂花丛生,为谁而留,暗示着对情感的思考。
  6. 风雨高楼:在风雨中的高楼,象征着生活的挑战。
  7. 清宵还喜碧云稠:在清朗的夜空中,依然喜爱着美好的景象。
  8. 灯火几家人杂遝,知是中秋:灯光闪烁,反映出中秋夜的热闹与人们对团圆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漂流的酒壶,形象生动地表达无常。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中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团圆的渴望。诗人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结合,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着柔情与忧愁。
  • :代表着人生的沉浮与追求。
  • 桂花:象征着思念与美好。
  • 灯火:反映出团圆的热闹与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淅米”是指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雪

  2. “身世虚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自信
    B. 无奈与迷茫
    C. 快乐

  3. “灯火几家人杂遝”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冬天的夜晚
    B. 中秋的团圆
    C. 春天的花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叶恭绰的诗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更倾向于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在同样的中秋主题下,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