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十》
时间: 2025-02-04 15:33: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绿柳桥边舟待发。江水骊歌,一样声儿咽。云黯天低疏雨歇。这般时候偏离别。万种恩情坚似铁。地久天长,岂待临歧说。珍重此身休薄劣。不愁欢会无时节。
白话文翻译:
在绿柳环绕的桥边,船只正待启航。江水轻声流淌,伴随着那一曲哀伤的歌声。天空阴沉,细雨刚刚停歇。在这样的时刻,偏偏要分别。千般情意坚固如铁,地久天长,何必在离别之际多说?珍重自己的身体,不要过于自卑。无需担心欢聚没有时节。
注释:
- 绿柳:绿意盎然的柳树,象征着春天和生机。
- 骊歌:原指骊山的歌,后用来指代哀伤的歌声。
- 云黯:形容云层低沉,天空阴暗。
- 临歧:在离别之际,指分别的时刻。
- 薄劣:指自身的不足和微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诗歌创作上有一定的成就,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离别之际,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与不舍,流露出对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离别的环境中,感受到浓厚的情感,借景抒情,使得作品更加打动人心。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离别的主题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诗的开头以“绿柳桥边舟待发”引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绿柳摇曳,船只静待,给人一种即将启程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江水骊歌,一样声儿咽”,将自然的声音与离别的情绪结合,声声入耳,让人感受到即将别离的哀愁。
“云黯天低疏雨歇”,天空的阴沉和细雨的停歇,恰如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期待的落空,这种情感的渲染使得离别的气氛愈加浓厚。后面几句“万种恩情坚似铁”,表达了对情谊的坚贞与深厚,尽管离别在即,但这种情感不会因时间和距离而减弱。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强调了对自我的珍重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友谊的珍重与对离别的感伤,语言清丽流畅,意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柳桥边舟待发:描绘了航行即将开始的场景,绿柳象征生机,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 江水骊歌,一样声儿咽:江水流淌,似在诉说离别的哀伤,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感叹。
- 云黯天低疏雨歇:天气阴沉,细雨刚停,象征着离别的心情和愁绪。
- 这般时候偏离别:在这样的时刻,离别显得更加令人痛心。
- 万种恩情坚似铁:强调离别前的深厚情谊,坚如磐石。
- 地久天长,岂待临歧说:真正的情感不需要在离别时多言。
- 珍重此身休薄劣:提醒自己珍惜自身,不要自卑。
- 不愁欢会无时节:表达对未来重聚的乐观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坚固的铁,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江水和歌声似乎在诉说离别的情感,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绿柳: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即便离别,生命依然向前。
- 江水:流动的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延续。
- 云天与雨:象征离别的愁绪,营造出沉重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绿柳”象征什么?
- A. 生机与希望
- B. 悲伤与离别
- C. 时间的流逝
-
“万种恩情坚似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朋友的愤怒
- B. 对情谊的坚定
- C. 对生活的无奈
-
诗的最后一句“不愁欢会无时节”说明了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 A. 悲观
- B. 乐观
- C. 无所谓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对离别的惆怅,但更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情感,而俞士彪的《蝶恋花》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离别的氛围,更加外向。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