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一 调粉饵喂金鱼》
时间: 2025-01-26 23:4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一 调粉饵喂金鱼》 作者: 邹祗谟 〔清代〕
初霁。梅雨。紫苔绿荇,小山曲渚。
丹鱼饥矣。搓得粉香半黍。
向清波付与。防他翠鸟轻沾羽。
双鬟语。种个芭蕉树。
细数红鳞小燕,争泥坠处。
惹双双遁去。
白话文翻译:
初霁时分,梅雨过后,青苔和绿荇交织,小山的小溪曲折蜿蜒。
金鱼饥饿了,我用手搓成粉香的食物,投向清澈的水面。
小心防备那翠鸟轻轻沾水的羽毛。
双鬟(两位女子)说笑,种下芭蕉树。
细细数着红鳞的小燕,争着泥土堕落的地方。
惹得它们双双飞走了。
注释:
- 初霁:初次放晴。
- 梅雨:指梅雨季节,通常是指夏季的多雨天气。
- 紫苔绿荇:形容水边的植物,紫色的苔藓和绿色的水草。
- 丹鱼:红色的金鱼。
- 粉香半黍:用黍米加工成的粉,散发出香气。
- 翠鸟:一种小型鸟类,羽毛鲜艳,喜欢栖息在水边。
- 双鬟:古代女子的发式,形容两个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邹祗谟,清代诗人,字子厚,号春云,晚号斋叟,擅长诗词,尤其以婉约风格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蝶恋花》是邹祗谟的一首词,创作于清代的梅雨时节。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梅雨后的初霁景象,展现了一个恬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以“初霁”开篇,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紧接着描绘了紫苔绿荇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丹鱼饥矣,说明了生物对生活的渴望,搓得粉香半黍则表现了诗人的细心与关怀,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对翠鸟的防备,显示了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人生的细腻与无奈。
双鬟语和种个芭蕉树则转向生活的细节,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展现了一种温馨的生活场景。最后,细数红鳞小燕,惹得双双遁去,表现出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似乎在暗示生活中的小插曲,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整首词在描写细腻、情感真挚的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霁。梅雨。”:开篇描绘天气,雨后初晴,给人以清新之感。
- “紫苔绿荇,小山曲渚。”:描绘自然景色,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水的美。
- “丹鱼饥矣。搓得粉香半黍。”:表现诗人对金鱼的关心,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向清波付与。”:将食物投入水中,展现一种自然与生活的互动。
- “防他翠鸟轻沾羽。”:显示对自然界其他生物的戒备,生动地描绘了生态的微妙关系。
- “双鬟语。种个芭蕉树。”:转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展现生活的温暖。
- “细数红鳞小燕,争泥坠处。”:表现对小燕的关注,展现对生命的细腻观察。
- “惹双双遁去。”:画面生动,提供了一种幽默感,增强了生活的趣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丹鱼饥矣”,生动形象地表现生物的渴望。
- 拟人:如“防他翠鸟轻沾羽”,赋予鸟类以人的行为,增强趣味性。
- 对仗:词中有一定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温馨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雨: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成长。
- 丹鱼: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渴望。
- 翠鸟:代表自然界的灵动与美丽。
- 芭蕉树:象征着生机与温暖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邹祗谟
C. 杜甫
答案: B -
“丹鱼饥矣”中,丹鱼最可能指什么? A. 红色的金鱼
B. 青色的金鱼
C. 白色的金鱼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翠鸟”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鱼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邹祗谟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以细腻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为主题,但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邹祗谟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