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27 03:13:01

南北横斜无限道,道上行人,各各趋新娆。

白袷蓬头斜盖帽,依门坐觉尘音老。

赶上江南春尚早,后日天光,风雨谁能料?

满地残红污损缟,分明不似秋枫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北横斜无限道,道上行人,各各趋新娆。白袷蓬头斜盖帽,依门坐觉尘音老。赶上江南春尚早,后日天光,风雨谁能料?满地残红污损缟,分明不似秋枫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纵横交错、无尽延伸的道路,路上的行人都在奔向新的美好。头戴斜盖帽,身穿白袷衣的他们,坐在门口,感受到尘世的喧嚣已经让人感到疲惫。眼下江南的春天似乎还未到来,未来的天气变化难以预测。地上满是残破的花瓣,沾染了污垢,显然没有秋天的枫叶那么美丽。

注释:

  • 白袷:白色的袷衣,古代一种衣服,常用来形容年轻人的打扮。
  • 蓬头:形容头发蓬松,通常指头发凌乱。
  • 尘音老:指尘世的声音令人感到疲惫和苍老。
  • :白色的丝绸,代表着纯洁和高雅。
  • 江南春尚早:指江南的春天还没有真正来临,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期待。

典故解析:

  • 江南:历史上诗人常用来指代富饶美丽的南方地区,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秋枫:秋天的枫叶以其鲜艳的颜色著称,常用来象征凋零与美丽并存的境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卢青山,现代诗人,以细腻的观察与情感表达著称,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感受到了春天的迟迟未至与生活的喧嚣。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季节背景。开篇描绘南北交错的道路,既是对生活的隐喻,也是对人们追逐新生活的写照。诗中提到的“白袷蓬头斜盖帽”,不仅描绘了当时人们的打扮,也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气息和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随着对“尘音老”的提及,诗人似乎在反思生活的喧嚣与疲惫,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赶上江南春尚早”一句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等待与期待,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却又因天气的不可预测而显得渺茫。最后两句以“满地残红污损缟”收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揭示出生活的不如意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充满了感伤与思考,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氛围,又引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南北方向的道路,暗示人生的多样选择。
    • 第二联通过对行人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对新生活的向往。
    • 第三联则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迟到让人感到无奈。
    • 第四联以满地残红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北横斜”与“道上行人”,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 比喻:将春天的到来与人们的生活变迁进行比喻,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用“尘音老”形容生活的疲惫,赋予了声音以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通过对自然与人生活的结合,诗人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道路:象征人生的旅途与选择。
  • 江南春:象征希望与生机。
  • 残红:象征失去的美好与惋惜。
  • 尘音:象征生活的喧嚣与疲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袷”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衣服
    • B. 一种花
    • C. 一种食物
  2. 诗人在描绘时光流逝时提到的“尘音老”是指什么?

    • A. 新鲜的声音
    • B. 生活的疲惫
    • C. 春天的气息
  3. 诗中“满地残红”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失去的美好
    • C. 新的开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忧国忧民的情感。
  • 《声声慢》李清照: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蝶恋花》与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人们的情感与生活的疲惫,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高远。
  • 两首诗虽然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