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上竹下鶖}粦贡士》

时间: 2025-01-26 23:10:05

秋赋曾宾送,春卿偶脱遗。

离群嗟老境,同队记儿时。

终制从家礼,高怀见墓碑。

亦如陶处士,自作诔兼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方{上竹下鶖}粦贡士
作者: 刘克庄

秋赋曾宾送,春卿偶脱遗。
离群嗟老境,同队记儿时。
终制从家礼,高怀见墓碑。
亦如陶处士,自作诔兼诗。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赋诗曾经相送的日子,春天的朋友偶然留下遗憾。
离开了群体,感慨自己年老的境地,和同伴一起回忆儿时的情景。
最终还是按照家族的礼仪来处理,心中高尚的情怀在墓碑前显现。
就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自作悼文兼作诗。

注释:

  • 宾送:宾朋送行,指朋友间的送别。
  • 春卿:指春天的朋友,可能是作者的友人名或代称。
  • 老境:老年的境地,感慨衰老。
  • 终制:最终处理,指处理丧事。
  • 家礼:家族的礼仪,指丧事的传统仪式。
  • 墓碑:指埋葬的地方。
  • 陶处士:指陶渊明,古代著名诗人,以隐士自居,追求自然与自由。

典故解析:

陶渊明: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五柳先生,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田园诗闻名,崇尚自然、隐逸生活,常用自我叙述的方式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白云山人,南宋词人、诗人,擅长诗词,尤以豪放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对方某贡士的追悼,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追思与对人生的沉重感慨。诗的结构较为松散,情感在回忆与现实之间流动。通过对秋天的描绘,作者引入了对生命流逝的感叹,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离群嗟老境”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自己老去的无奈,表现出对时光无情的哀叹。在“终制从家礼,高怀见墓碑”中,作者通过丧事的处理展现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同时也映射出对社会传统的遵循与个人情感的冲突。最后提到陶渊明,将个人的情感提升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展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秋赋曾宾送”:回忆往昔与朋友一起赋诗的情景,暗示秋天的送别气氛。
  • 第二句“春卿偶脱遗”:提到春天的朋友,表明对友人的偶然遗憾。
  • 第三句“离群嗟老境”:表现感慨,离开友人后感叹年老的孤独。
  • 第四句“同队记儿时”:与同伴共同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
  • 第五句“终制从家礼”:处理丧事时遵循家族礼仪。
  • 第六句“高怀见墓碑”:在墓碑前表达高尚的情怀。
  • 第七句“亦如陶处士”:将自己与陶渊明相比较,表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第八句“自作诔兼诗”:表示自己为友人作悼文和诗,表达深切的怀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与陶渊明相提并论,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诗中多处使用排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友人的追思与人生感悟展开,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流逝,带来思念与感伤。
  • 墓碑:象征死亡,表达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 陶渊明:象征隐逸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卿”指的是谁?
    A. 秋天的朋友
    B. 春天的朋友
    C. 友人的儿子
    D. 陶渊明

  2. “离群嗟老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感慨
    C. 愤怒
    D. 绝望

  3.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汉朝
    B. 唐朝
    C. 晋朝
    D. 宋朝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诗作,反映田园生活与隐逸情怀。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自然美与人生哲思。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陶渊明的作品在主题上都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但刘克庄更注重对友人的怀念与社会现实的反思,而陶渊明则强调自然与隐逸的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陶渊明集》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