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旱忽两五绝》

时间: 2025-01-26 22:59:00

鲑菜馌耕者,鸡豚赛社公。

不闻车轧轧,但见鼓冬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旱忽两五绝
鲑菜馌耕者,鸡豚赛社公。不闻车轧轧,但见鼓冬冬。

白话文翻译:

春季干旱突然变得严重,农民们的耕作受到了影响。虽然没有听到车马轰鸣的声音,却能听到锣鼓声阵阵。

注释:

  • 鲑菜:指一种野菜,可能指代农田中的杂草或春季早熟的蔬菜。
  • 耕者:指耕作的农民。
  • 鸡豚:指鸡和猪,通常在社日(祭祀社神的日子)用作祭品。
  • 社公:社神,古代中国的土地神,负责保护土地的丰收。
  • 轧轧:形容车马行驶时的声音。
  • 鼓冬冬:形容鼓声的声音,通常表示庆祝或集会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青原,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农民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是春季干旱,农田受到影响,农民的辛勤劳作面临困难。诗人通过描绘农田的情况,表达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以及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春旱忽两五绝》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季干旱给农民带来的困扰。诗中前两句“鲑菜馌耕者,鸡豚赛社公”描绘了农田的景象,尽管有些杂草和未成熟的菜,但农民们仍在辛勤耕作。这一方面反映了自然的无情,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与依赖。后两句“不闻车轧轧,但见鼓冬冬”则形成鲜明对比,车马的声音是丰收的象征,而鼓声则可能是祭祀的场景,暗示在困境中的农民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信仰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揭示了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深厚关系,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和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农村场景,体现了他对乡土的眷恋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鲑菜馌耕者:描绘春季干旱时,农田中长出的杂草和野菜,显示出耕作的艰辛。
  2. 鸡豚赛社公:提到鸡和猪的祭品,反映农村的传统习俗与节日氛围。
  3. 不闻车轧轧:没有车马的声音,说明农田的寂静与干旱的影响。
  4. 但见鼓冬冬:听见鼓声,象征着人们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希望和信仰。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后两句的对比,体现了困境与希望的对立。
  • 拟人:诗中用“耕者”来表现农民的辛勤形象,赋予了耕作以情感。
  • 象征:鸡豚作为祭品,象征着对土地神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待。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春季干旱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传达了对农村生活的关切,以及在困境中人们仍保持希望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耕者:象征着辛勤劳作的农民。
  • 鸡豚:代表着农村的传统与祭祀文化。
  • 车轧轧:象征着丰收的繁忙与热闹。
  • 鼓冬冬: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耕者”指的是谁? A. 农民
    B. 商人
    C. 学者
    答案:A

  2. “鸡豚”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丰收
    B. 祭祀
    C. 战争
    答案:B

  3. 诗中“不闻车轧轧”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农田的繁忙
    B. 农田的寂静
    C. 农田的丰收
    答案:B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反映农民生活的艰辛,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以草的生长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的不同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