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溪岩》

时间: 2025-01-26 23:08:24

爱瀑恋苔矶,难招出翠微。

死因岩作墓,生以石为扉。

已叹逃名是,犹嫌学佛非。

后来无此士,不但鹤书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蔡溪岩
作者:刘克庄 〔宋代〕

爱瀑恋苔矶,难招出翠微。
死因岩作墓,生以石为扉。
已叹逃名是,犹嫌学佛非。
后来无此士,不但鹤书稀。


白话文翻译:

我爱那瀑布,恋恋不舍那苔藓覆盖的岩石,难以引出那青翠的山微。
死后以岩石为墓,活着时以石头为门。
我已经叹息逃避名声是对的,但仍然觉得学习佛道并不完全合适。
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不仅鹤书(隐士的书信)稀少。


注释:

  • 爱瀑:喜爱瀑布。
  • 恋苔矶:恋恋不舍于苔藓覆盖的岩石。
  • 死因岩作墓:死后以岩石作为墓地。
  • 生以石为扉:活着时以石头作为门户,象征隐居生活。
  • 逃名:逃避名声,指对世俗的名利的回避。
  • 鹤书:指隐士或高人之间的书信,象征清高和隐逸的生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鹤书”是指隐士之间的往来信件,鹤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长寿和清高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学佛非”则提到了一种对佛教修行的反思和自我质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以清新脱俗、语言流畅著称,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蔡溪岩》是一首表达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之作。诗中,刘克庄通过对瀑布和苔藓岩石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不仅仅是表面的景物描写,更是与内心的追求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逃避与反思,表现出一种对名声的淡薄与对内心修行的渴望。

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借助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隐逸的情怀,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独立思考和精神的追求。诗中“已叹逃名是,犹嫌学佛非”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思索,同时也显示出他对自我定位的迷茫和对未来的希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爱瀑恋苔矶:表达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尤其是瀑布和苔藓覆盖的岩石。
  2. 难招出翠微:对青翠山色的渴望,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
  3. 死因岩作墓:隐喻死亡后选择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生活态度。
  4. 生以石为扉:象征隐居生活,表明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拒绝。
  5. 已叹逃名是:对逃避名利的自我肯定。
  6. 犹嫌学佛非:对佛教修行的质疑,体现出对自我追求的迷茫。
  7. 后来无此士:反映对当代隐士的失望。
  8. 不但鹤书稀:不仅隐士稀少,连隐逸的文化也在消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岩作墓”、“石为扉”比喻隐逸生活。
  • 对仗:诗中“爱瀑恋苔矶”与“死因岩作墓”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瀑布、岩石象征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归宿。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出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和对内心修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我存在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瀑布:象征自然之美、生命力量的流动。
  • 苔藓:代表宁静、隐逸的生活。
  • 岩石:象征坚韧与永恒,隐喻诗人的归宿。
  • 鹤书:象征隐士文化,代表清高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爱瀑恋苔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对名利的追求
    B.对自然的热爱
    C.对佛教的信仰
    D.对人生的迷茫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死因岩作墓”,这体现了诗人的____生活态度。

  3. 判断题:诗中“犹嫌学佛非”反映了诗人对佛教的完全接受。(对/错)

答案

  1. B
  2. 隐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同样表现隐逸生活的诗作。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思乡情。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李白)与《蔡溪岩》的对比:两首诗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早发白帝城》更注重描绘动态的自然景象,而《蔡溪岩》则侧重于静谧的隐逸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