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三首》

时间: 2025-01-27 03:33:36

人烟穷处屋三间,目断寒云接浅山。

石塔有风铃自语,水亭无税印常闲。

沙晴火伏如棋布,浪急渔舟似洗还。

自古诗从登览得,莫辞绝境共追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烟穷处屋三间,目断寒云接浅山。
石塔有风铃自语,水亭无税印常闲。
沙晴火伏如棋布,浪急渔舟似洗还。
自古诗从登览得,莫辞绝境共追攀。

白话文翻译:

在烟火稀少的地方有三间房屋,远望寒云与浅山相连。
石塔在微风中摇曳,风铃似乎在自言自语;水边的亭子没有官印的束缚,显得格外闲适。
沙滩上阳光明媚,如同围棋的棋盘;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渔舟仿佛被冲洗过一般。
自古以来,诗歌的灵感常常来源于登高望远,何必辞别这绝境,来共同追寻诗歌的美好呢?

注释:

  • 人烟穷处:人烟稀少的地方。
  • 目断寒云:目光所及之处,寒冷的云彩与远山相连。
  • 石塔:指的是一种古代的塔楼,常用于佛教或道教建筑。
  • 风铃自语:风铃在风中响动,似乎在说话,表现出一种生动的景象。
  • 水亭无税印:水边的亭子不受官府的约束,显得悠闲自在。
  • 沙晴火伏:沙滩上阳光明媚,火光似乎隐伏在沙子之下。
  • 浪急渔舟似洗还:波涛汹涌的海面,渔船仿佛刚被水洗过一样,清新而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诗人,以豪放和清新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海口三首》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海口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所感受到的宁静与闲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海口”为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索。开篇便描绘出一个人烟稀少的静谧环境,三间小屋在寒云和浅山之间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图景。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环境的孤独,也隐含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向往。

接下来的描述中,风铃自语和无税印的水亭则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在细致的描绘中传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沙滩上的火光与波涛翻涌的渔舟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渔舟在浪中起伏,似乎在与大海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最后,诗人提到“自古诗从登览得”,强调了诗歌灵感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鼓励人们在绝境中寻找美的可能性。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烟穷处屋三间:描绘出一处偏远、宁静的环境,三间房屋象征着朴素的生活。
  2. 目断寒云接浅山:视线所及,寒云与浅山相连,展现一种开阔的自然景观。
  3. 石塔有风铃自语:风铃的声音赋予石塔以生命,营造出一种灵动的氛围。
  4. 水亭无税印常闲:水边的亭子没有束缚,显得悠闲自在。
  5. 沙晴火伏如棋布:沙滩上阳光明媚,呈现平整如棋盘的景象。
  6. 浪急渔舟似洗还:渔舟在波涛中起伏,形象生动,仿佛刚被海水洗过。
  7. 自古诗从登览得:诗歌的灵感通常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
  8. 莫辞绝境共追攀: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也要追寻美的存在。

修辞手法:

  • 拟人:风铃自语,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石塔有风铃自语,水亭无税印常闲”,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沙滩比作棋布,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强调在任何境遇中都应追寻生命的美好与诗意,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屋三间: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 寒云:象征孤独与冷清。
  • 风铃:象征自然的灵动与生命力。
  • 水亭:象征宁静与自由。
  • 沙晴火伏: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浪急渔舟: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奋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烟穷处屋三间”意指什么? A. 屋子很大
    B. 人烟稀少的地方
    C. 屋子很豪华
    D. 屋子很多

  2. “浪急渔舟似洗还”中“似洗还”形容的是? A. 渔舟很脏
    B. 渔舟被海水冲洗过
    C. 渔舟停在岸边
    D. 渔舟很小

  3. 诗中提到的“自古诗从登览得”,强调了什么? A. 诗歌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
    B. 诗歌来源于个人情感
    C. 诗歌来源于历史事件
    D. 诗歌来源于文学作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刘克庄《海口三首》与王维《山居秋暝》

    • 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观,刘克庄更注重生命的活力与自由,而王维则传达出一种沉静和内心的宁静。

    • 刘克庄的诗中有更多的动态描绘,如渔舟与波浪;而王维则多用静态的意象,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