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飕飕万峰顶,宇宙尽闻声。
会得真消息,知予是强名。
白话文翻译:
在万山之巅,松风呼啸,声响传遍宇宙。
如果能领悟到真正的消息,就知道我这个名字有多么响亮。
注释:
字词注释:
- 飕飕:形容风声或松涛声。
- 万峰顶:指万座山的顶端,暗示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
- 宇宙:这里指广阔的天地。
- 真消息:指真实的、深刻的道理或信息。
- 强名:意指名声显赫,声望高。
典故解析:
- “松风”常用来象征清高、隐逸的生活,历史上许多文人都在松树下吟咏,表达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君实,号乐天,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淡泊明志、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阿育王山,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感悟,展现了他隐居生活的理想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名声和道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松风”为引子,渲染出一种清幽的自然氛围。诗人站在万峰之巅,感受到松风的呼啸,仿佛天地间的声音都在与其对话。在这种高远的境界中,诗人领悟到了某种深刻的道理,意识到自己的名字因其追求而显得格外响亮。这种对名声的思考,隐含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与追求。
诗中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在深山幽谷中所获得的灵感与启示。松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与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松风的声音,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理解。这种通过自然体验来寻找自我价值的主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飕飕万峰顶:描绘了高山之巅松风呼啸的声景,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宇宙尽闻声:强调了声音的广泛传播,仿佛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回应。
- 会得真消息:表达了领悟真理的渴望与可能性。
- 知予是强名:自我认知、自我肯定,表明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风声拟人化,使其如同在与人对话。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松树与松风象征着隐逸和坚韧。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隐士精神和对名声与价值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象征高洁与坚韧,寄托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风:代表自由与无拘无束,暗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渴望。
- 山:象征高远的理想与境界,反映隐逸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峰顶”指的是哪里?
- A. 海洋
- B. 山顶
- C. 城市
- D. 草原
-
“知予是强名”中的“强名”指的是什么?
- A. 名声显赫
- B. 强壮的名字
- C. 强烈的情感
- D. 名字的力量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史浩的这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清幽,而史浩则通过松风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领悟与追求。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自然美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