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贲长老》
时间: 2025-01-24 21:19: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贲长老
作者: 史浩 〔宋代〕
露地当年说白牛,
反令后学莫能由。
足行香陌无穷辙,
家在清江欲尽头。
罣碍顿除犹是病,
因缘未了且乘流。
此山日夕浮桂气,
见则何烦蜡屐游。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当年在露天讨论白牛的事情,现在反而使后来的人无法理解。走在香陌上留下无尽的足迹,家乡在清江的尽头。那些障碍虽已去除,但仍感到病痛,缘分未了,只能随波逐流。这座山日夜弥漫着桂花的香气,若能见到,又何必烦恼穿着蜡屐游玩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露地":指露天,户外。
- "白牛":可能是指某种典故或象征,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 "香陌":香气四溢的小路。
- "罣碍":障碍、阻碍。
- "蜡屐":古代一种木屐,底部涂蜡,行走时发出声响。
典故解析:
"白牛"的说法可能源于古代对某种理想或追求的象征,具体典故可参考《论语》中提到的“白牛”相关内容,强调后辈学习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录,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与贲长老的交流中创作,反映了诗人对后学之难以及生活中种种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白牛的意象引入,揭示了后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困境。诗人用“足行香陌无穷辙”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与追求,然而“家在清江欲尽头”则暗示了归属感的缺失,令人感到惆怅。接下来的“罣碍顿除犹是病”,更是道出了即使外部阻碍消除,但内心的困扰依然存在。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山间桂花的香气,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似乎在呼唤人们放下烦恼,走向心灵的自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地当年说白牛:提到过去在开放环境中讨论的事情,暗示那时的无忧无虑。
- 反令后学莫能由:后辈却因这些讨论感到迷茫,无法从中受益。
- 足行香陌无穷辙:形象地描绘了追求理想的过程,留下了无数的痕迹。
- 家在清江欲尽头:表明归属感的渴望,清江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罣碍顿除犹是病:即使外在障碍消失,内心的痛苦依然存在。
- 因缘未了且乘流:缘分未了,只能随大流而行。
- 此山日夕浮桂气:描绘出自然的美好,桂花的香气弥漫四方。
- 见则何烦蜡屐游:如果能看到美好,何必担心烦恼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道路比作“香陌”,暗示人生的多样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了对仗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牛:象征理想与追求。
- 香陌:代表人生的道路与探索。
- 桂气: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牛”象征什么?
A. 理想
B. 现实
C. 痛苦
D. 快乐 -
“足行香陌无穷辙”中的“香陌”指的是什么?
A. 一条小路
B. 一种香味
C. 生活的探索
D. 以上都是 -
“家在清江欲尽头”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名利
B. 归属感
C. 自由
D. 权力
答案:
- A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反映对自然与归属的向往。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追求自由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史浩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但史浩更关注人生的困惑,而陶渊明则强调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