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五十首 其二十六》
时间: 2025-01-26 07:21: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楼频送斜阳色,清游更期朝爽。
露气初收,风光欲活,朵朵夫容列瘴。
晴晖渐上,更清挹飞蓝,润融涵绛。
为想岩扃,雨余千迭石泉响。
开尊欣共胜友,奈阑珊满目,春事堪怅。
滑落无言,云阴蔽日,几许伤心酝酿。
烟萝共往,便寻得桃源,万重青嶂,
怎隔闲愁,不教萦梦想。
白话文翻译:
小楼里频频送来夕阳的色彩,清幽的游玩更期待着清晨的爽朗。
露水刚刚收敛,风光欲动,朵朵白云如同夫人的容颜在纷扰。
阳光渐渐升起,更加清晰地照耀着天空,温润地融入了绛色的云彩。
想起岩边的门闩,雨后千层石泉流水声响起。
开怀畅饮,和好友欢聚,但只见四周阑珊,春天的景致让人感到惆怅。
无言的思绪滑落,云层遮蔽了阳光,多少伤心在心中酝酿。
与烟雾缭绕的藤萝一同前行,便寻得了桃源,万重青山,
如何能隔开闲愁,不让它缠绕心头,成了梦中的思念。
注释:
- 斜阳色:指夕阳的余晖,象征着黄昏的美丽与温柔。
- 清游:指清静的游玩,寓意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朵朵夫容:比喻白云的形态如同美人的面容,生动而形象。
- 绛:指红色,尤其是深红的颜色。
- 阑珊:形容景色或事物的稀疏、零落。
- 桃源:典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端木埰,清代诗人,生于雍正年间,后期活跃于乾隆年间,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开头几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小楼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露水、阳光等自然现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诗中提到与好友共饮,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然而随之而来的“奈阑珊满目,春事堪怅”,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伤。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楼频送斜阳色,清游更期朝爽:描绘夕阳的美丽与对清晨的期待。
- 露气初收,风光欲活:表现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 朵朵夫容列瘴:用白云比喻美人,展现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晴晖渐上,更清挹飞蓝:阳光逐渐升起,天空愈加明朗。
- 为想岩扃,雨余千迭石泉响:回忆起雨后的山泉声,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 开尊欣共胜友:与好友们共饮,享受美好时光。
- 奈阑珊满目,春事堪怅:四周景色的稀疏让人感到惆怅。
- 滑落无言,云阴蔽日:无言的愁苦在心中涌动。
- 几许伤心酝酿:心中滋生了伤感。
- 烟萝共往,便寻得桃源:与自然同行,寻找理想的生活状态。
- 万重青嶂,怎隔闲愁:美丽的青山无法隔断内心的忧愁。
- 不教萦梦想:不让忧愁纠缠心头,成为梦中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云比作美人的容颜,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诗意更为丰富。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索,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寄托了对过去的怀念。
- 露水:代表着清新与生机,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 青山:象征着理想与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拜与依恋。
- 桃源: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斜阳色”主要指的是: A. 夕阳的色彩
B. 朝阳的色彩
C. 月光的色彩
D. 星光的色彩 -
诗人用“朵朵夫容”比喻什么? A. 白云
B. 花朵
C. 美人
D. 星星 -
诗中表达了对哪些情感的描写? A. 欢乐与幸福
B. 忧愁与惆怅
C. 愤怒与不满
D. 恐惧与无奈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写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但更加强调孤独与酒的伴随。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忧虑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关于清代诗人的详细介绍。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