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
时间: 2024-09-19 22:1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杜鹃花
作者:董嗣杲 〔宋代〕
树底催归咽一声,夕阳喷恨入繁英。
枝枝血染花风晚,萼萼愁开谷雨晴。
尚有春魂遗万古,岂无月色照三更。
冤红遮莫随流水,最挠天涯蜀客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树下,杜鹃鸟的悲鸣催促着我归家,夕阳的余晖带着恨意洒落在繁盛的花朵上。每一枝花都染上了鲜血,在傍晚的风中凋零,花萼愁苦地在谷雨时节绽放。春天的灵魂依然留存于万古流传,难道夜深人静时月色不会照亮这一切吗?可怜的红花不要随着流水而去,它最能触动天涯游子的情思。
注释:
- 催归:催促回家。
- 咽一声:悲鸣,含有哽咽之感。
- 喷恨:指夕阳带着怨恨的余晖。
- 血染:形容花瓣上沾染的鲜红,如同鲜血。
- 萼萼:花萼,指花的部分。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春末。
- 春魂:春天的灵魂,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活力。
- 冤红:可怜的红花,表达对杜鹃花的惋惜与同情。
- 蜀客情:蜀地游子的情感,杜鹃花常与离别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仕途不顺,常以诗抒怀。他的诗风以情感细腻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的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时,诗人正值离别之际,因而情感愈发沉重。杜鹃花的盛开与回归的渴望相互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杜鹃花》以杜鹃花为切入点,表达了游子的离愁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以“树底催归咽一声”切入,杜鹃鸟的啼鸣如同催促的声音,渗透了浓厚的离别情绪。接着,夕阳的描绘与花的盛开形成鲜明对比,夕阳的“喷恨”似乎在为即将逝去的春天感到不公,而花的凋零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中间的“尚有春魂遗万古”则展现了对生命延续的思考,尽管春天过去,但其美好仍在心中留存。最后两句更是升华了情感,冤红不应随流水而去,因为它承载着深沉的思念与情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哀愁与对故乡的眷恋,表现了离别者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树底催归咽一声:树下的杜鹃鸟在催促我归家,发出哽咽的声音,暗示着对归乡的渴望。
- 夕阳喷恨入繁英:夕阳的余晖似乎充满了怨恨,洒落在繁盛的花朵上,带来一种伤感的气氛。
- 枝枝血染花风晚:每一枝花都沾染着鲜红的色彩,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在夕阳下即将凋零。
- 萼萼愁开谷雨晴:花萼愁苦地在谷雨时节开放,表现了花的无奈与悲伤。
- 尚有春魂遗万古:即使春天已过,春的灵魂依然留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 岂无月色照三更:夜深时,月光照耀,暗示着希望和思念。
- 冤红遮莫随流水:可怜的红花不要随着流水而去,它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 最挠天涯蜀客情:杜鹃花最能触动天涯游子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夕阳与怨恨联系,传达情感。
- 拟人:将花与人情感相联系,表现花的愁苦。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杜鹃花的盛开与凋零,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花:象征离别与思念。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流水: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去往。
- 月色:象征希望与思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鹃鸟的鸣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快
B. 思念
C. 安静
D. 忘却 -
诗中提到的“谷雨”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末
B. 夏初
C. 秋天
D. 冬天 -
“冤红”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
B. 伤心的情感
C. 逝去的时间
D. 归来的旅人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孤独与美酒的结合,而《杜鹃花》则更强调离愁与思念。
- 《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均涉及到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但在情感表达上,《杜鹃花》更显沉重与哀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对《杜鹃花》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