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霁天风露好》

时间: 2025-02-04 17:01:32

霁天风露好。

乍暑退西郊,凉生秋早。

银潢炯云杪。

拥香车鹊翅,凌波初到。

清歌缥缈。

凭危阁、新蟾吐曜。

有盈尊美酒,蛛丝钿合,拜舞竞分天巧。

堪笑。

世间痴绝,不识人中,拙是珍宝。

多愁易老。

都缘是,不闻道。

骋些儿机智,遭他驱使,毕竟辛勤到了。

又何如,百事无能,是非较少。

意思解释

瑞鹤仙·霁天风露好

作者: 史浩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霁天风露好。乍暑退西郊,凉生秋早。银潢炯云杪。拥香车鹊翅,凌波初到。清歌缥缈。凭危阁新蟾吐曜。有盈尊美酒,蛛丝钿合,拜舞竞分天巧。堪笑。世间痴绝,不识人中,拙是珍宝。多愁易老。都缘是,不闻道。骋些儿机智,遭他驱使,毕竟辛勤到了。又何如,百事无能,是非较少。

白话文翻译:

晴天的风露真好,刚刚暑气退去,西郊的凉意早已显现。银色的云彩在空中闪烁,拥着香车和鹊翅,踏波而来。清丽的歌声在空中飘荡。我倚在高阁上,望着新月吐出光辉。手中杯中美酒盈盈,像蛛丝般精致的装饰,舞蹈着争分天工的巧妙。真让人忍俊不禁,世间的痴迷者,竟不识得人间的珍宝。多愁善感易衰老,这都是因为不懂得道理。即使稍微运用一些机智,终究被他人驱使,辛劳总是有到头的一天。又何必呢,百事无能,反而能少些是非。

注释:

  • 霁天: 雨后放晴的天空。
  • 乍暑: 刚刚退去的夏天的热气。
  • 银潢: 形容云彩像银色的水波一样闪烁。
  • 香车鹊翅: 形容美丽的车子和轻快的鸟翅,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缥缈: 形容声音轻柔而飘渺。
  • 新蟾吐曜: 新月像蟾蜍一样吐出光辉,形容月光的明亮。

典故解析:

  • 蟾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蟾蜍常常与月亮相联系,象征着明亮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子真,号云州,宋代著名词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语言清新,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秋初,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迁,表达了对时节变化的感慨,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怀和哲思。

诗歌鉴赏:

《瑞鹤仙·霁天风露好》是一首描写初秋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词作。开篇以“霁天风露好”引入,展现出雨后初晴的美好意境,仿佛把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宜人的秋天,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接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的凉意和自然之美,云彩、香车、鹊翅、清歌,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诗人在高阁上观月,手中美酒盈盈,显示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然而,随着词句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世事,表达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见解。词中提到“多愁易老”,在揭示人生无常的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对世俗追求的淡然。诗人认为,世人往往不识珍宝,反而对拙劣的事物情有独钟,这种对比让人感到无奈又滑稽。同时,词中提到“骋些儿机智”,也暗含了对人生智慧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切理解。

整首词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融入了哲理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体现了宋代词人的情怀和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霁天风露好。”:描绘了晴天的清新,带出诗的主题。
  • “乍暑退西郊,凉生秋早。”:突出了初秋的凉爽,通过“乍暑”与“凉”形成对比,加深了季节的变化感。
  • “银潢炯云杪。”:用比喻手法描绘云彩的美丽,展现自然的灵动。
  • “拥香车鹊翅,凌波初到。”:通过意象的叠加,传达出一种轻快、愉悦的氛围。
  • “清歌缥缈。”:表达出声音的轻柔,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 “凭危阁新蟾吐曜。”:高阁与月亮的结合,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有盈尊美酒,蛛丝钿合,拜舞竞分天巧。”:美酒与舞蹈的结合,展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 “堪笑。世间痴绝,不识人中,拙是珍宝。”:对世人的无知感到可笑,表达了对真正珍贵事物的珍视。
  • “多愁易老。”:人生无常,愁苦易老。
  • “都缘是,不闻道。”:揭示出人们不懂得深刻道理,导致的无奈。
  • “骋些儿机智,遭他驱使,毕竟辛勤到了。”:形象地表现出智慧的局限性。
  • “又何如,百事无能,是非较少。”:最后总结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银潢炯云杪”形容云彩的美丽。
  • 对仗: 词中常见的对仗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新蟾吐曜”将月亮拟人化,增强了形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霁天: 象征清新、美好。
  • 凉生秋早: 体现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 香车鹊翅: 代表美好、轻快的生活。
  • 新蟾吐曜: 象征明亮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的“霁天”意指什么?

    • A. 雨天
    • B. 晴天
    • C. 多云
    • 答案: B
  2. 诗人对世人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可笑
    • C. 无所谓
    •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新蟾吐曜”是用来描绘哪一自然现象?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诗词对比:

  • 比较史浩的《瑞鹤仙》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美及人生哲理,但《水调歌头》更注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月亮的感慨,而《瑞鹤仙》则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对世俗的批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