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4月春假,与诸生游马江头》

时间: 2025-01-23 17:25:49

际清明节近,偕童冠,作春游。

趁花事未阑,莺声犹脆,绿满江洲。

如油,平堤涨渌,弥望碧,绣错遍田畴。

风物芳菲霞绮,江山信美迎眸。

中流,一群小弥猴,兴发啭歌喉。

唱救亡新曲,激昂凄楚,危涕殷尤。

冠雠,辽阳万里,莽烽尘,失地几时收?

飞幕危巢警燕,夕阳如血归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4月春假,与诸生游马江头
作者: 黄兰波

际清明节近,偕童冠,作春游。
趁花事未阑,莺声犹脆,绿满江洲。
如油,平堤涨渌,弥望碧,绣错遍田畴。
风物芳菲霞绮,江山信美迎眸。
中流,一群小弥猴,兴发啭歌喉。
唱救亡新曲,激昂凄楚,危涕殷尤。
冠雠,辽阳万里,莽烽尘,失地几时收?
飞幕危巢警燕,夕阳如血归舟。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节快要到来的时候,我陪着小朋友们去春游。
趁着花期还未结束,黄莺的叫声依然清脆,江洲的绿意满满。
像油一样的水面,平堤上水波荡漾,远望去碧波荡漾,田野上绣花般的色彩交错。
春天的景色美丽动人,江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
在江中游玩,有一群小猕猴,欢快地唱着歌。
他们唱着救亡的新曲,激昂而凄楚,令人感到悲伤。
头戴冠冕,辽阳的万里土地,烽火连天,失去的土地何时才能收复?
飞舞的燕子警醒着巢穴,夕阳如血般红色,归舟在水面上缓缓驶回。

注释

  • :交接、相遇。
  • :一起、共同。
  • 童冠:童子所戴的帽子,指小朋友们。
  • 春游:春天的游玩。
  • 莺声犹脆:黄莺的鸣叫依然清脆动听。
  • 如油:形容水面平滑、波光粼粼。
  • 平堤涨渌:堤岸上水面波光荡漾。
  • 弥望碧,绣错遍田畴:远望去碧绿的水面,田野上色彩斑斓,如同绣花一般。
  • 激昂凄楚:情绪高昂而悲凉。
  • 冠雠:头戴冠冕。
  • 辽阳万里:辽阳,指历史上的辽阳地区,隐喻失去的土地。
  • 夕阳如血:形容夕阳的颜色鲜红,寓意深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兰波,现代诗人,作品常常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擅长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受到广泛的欢迎。

创作背景

这首《木兰花慢》创作于春季,正值清明节前夕,表达了春游的愉悦以及对家国之情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社会现象的敏感。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通过春游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的开头描绘了清明节的到来,诗人与朋友们共同享受春游的乐趣,生动地描绘了江洲的绿色与莺声的清脆。接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提到了一群小猕猴在歌唱救亡的新曲,激昂与悲凉的情感交织,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最后以“夕阳如血归舟”结束,暗示着夕阳西下,归舟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际清明节近:指时间接近清明节,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 偕童冠,作春游:与小朋友们一起去春游,表现出童趣与快乐。
  • 趁花事未阑:利用花期未结束的时机,体现出珍惜美好瞬间的心情。
  • 莺声犹脆:黄莺的歌声清脆悦耳,增加了春游的生动感。
  • 绿满江洲:江洲的绿意盎然,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如油:形容水面平滑,展现出自然之美。
  • 激昂凄楚:展现出唱歌内容的情感深度,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
  • 夕阳如血归舟:夕阳的颜色象征着悲伤与思考,暗示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夕阳如血”将夕阳与血相提并论,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 拟人:将小猕猴描述为在歌唱,赋予动物以人类的行为。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春游的欢快场景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游: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莺声:代表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哲思。
  • 小猕猴:代表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与对未来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清明节
    • C. 端午节
  2.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包括什么?

    • A. 沙漠
    • B. 江洲的绿意
    • C. 雪山
  3. “夕阳如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与思考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木兰花慢》中的忧国情怀相互呼应,展现出古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虽有不同,但都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感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