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仁以生为道,岂不在子孙。
贤愚固难必,厥初同一原。
无根不能生,有作斯可述。
冈极垂统心,非禽岂无识。
白话文翻译:
仁爱作为生存的根本,难道不在于子孙后代吗?
贤良与愚昧本来都难以确定,起初的本源其实是相同的。
没有根基就无法生长,有所作为才可以被称道。
如同山冈顶端的心志,非人类的鸟类难道就没有智慧吗?
注释:
- 仁:指仁爱、善良。
- 生为道:生存的原则或方法。
- 岂不在:难道不在于。
- 贤愚:指贤人和愚人。
- 固难必:确实很难确定。
- 厥初同一原:它们的源头其实是相同的。
- 无根不能生:没有根基就无法生长。
- 冈极:山冈的顶端。
- 垂统心:指向下的心志。
- 非禽岂无识:非人类的鸟类难道就没有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哲理与自然为主题,注重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该诗诞生于社会变革的宋代,士人对于仁德、智慧等道德观念的深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家族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诗歌鉴赏:
《文公书厨·百家其承》通过对“仁爱”与“智慧”的阐述,表达了对人类本质的探讨。诗中提到的“仁以生为道”不仅传达了仁爱的价值观,更暗示了它是延续家庭与社会的基础。诗人巧妙地将“贤愚”并列,强调在起始的本源上,二者并无本质差异,反映了人性中的复杂性。
“无根不能生”进一步深化了这个思想,强调了在道德与智慧的滋养下,个人与家庭才能够茁壮成长。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概念相契合,表明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用“冈极垂统心,非禽岂无识”作为结尾,指出即便是非人类的生物,也拥有某种智慧,暗示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生命智慧的普遍尊重。这种观念体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仁以生为道,岂不在子孙:仁爱是生存的根本,难道不在于子孙后代吗?
- 贤愚固难必,厥初同一原:贤良与愚昧本来都难以确定,起初的本源其实是相同的。
- 无根不能生,有作斯可述:没有根基就无法生长,有所作为才可以被称道。
- 冈极垂统心,非禽岂无识:如同山冈顶端的心志,非人类的鸟类难道就没有智慧吗?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贤愚”的对比,展示了人性本质的复杂;“冈极垂统心”则通过形象化的比喻,传达出深邃的思想。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仁德与智慧的价值,强调了家庭与社会的责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仁:象征善良和道德。
- 根:代表基础与传承。
- 冈:象征高尚与理想。
- 禽:代表自然界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仁”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 A. 知识
- B. 善良
- C. 财富
-
诗中提到的“贤愚”表述了什么?
- A. 人的聪明与愚昧
- B. 自然的美丽与丑陋
- C. 家庭的幸福与不幸
-
“无根不能生”指的是什么?
- A. 没有基础就无法成长
- B. 没有水分就无法生长
- C. 没有阳光就无法生长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陈普与李白的诗作在主题上都关注人生哲理,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与自由,而陈普则注重道德与家庭。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