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由仁义行》

时间: 2025-01-27 03:21:04

圣心仁义相为一,行动无非个裹来。

已自不思并不勉,曷尝着意为安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圣心仁义相为一,行动无非个裹来。
已自不思并不勉,曷尝着意为安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圣人的心中仁义是紧密相连的,所有的行动都只是从内心而来的。既然自己不去思考,也不去勉强,那又何必特意安排什么呢?

注释:

  • 圣心:指圣人的内心,强调仁义的本质。
  • 仁义:仁爱与正义的结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 个裹来:这里强调行动是出自自身的内心,而非外在的强迫。
  • 已自不思:已然自己不去思考。
  • 曷尝:何尝,表示疑问。
  • 着意:特意,认真地去做某事。
  • 安排:安排、计划。

典故解析:

"仁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源自《论语》和《孟子》,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内在动机。诗中提到的圣人,可能暗指孔子或孟子,体现了对他们思想的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风格多样,作品常表现出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诗词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往往包含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儒家思想盛行的时期,社会对道德伦理的追求尤为显著。诗人通过对仁义的探讨,反映了对人性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深思。

诗歌鉴赏:

《孟子·由仁义行》通过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仁义与行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诗的开头,诗人提出“圣心仁义相为一”,暗示仁义并不仅仅是外在的道德规范,而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接下来的“行动无非个裹来”进一步强调,真正的道德行为应当是出自内心的自发,而非外界的约束。

接下来的两句中,“已自不思并不勉”表达了对自己内心状态的反思,似乎在说,若心中没有仁义的思考和努力,那么行动就显得无意义。而“曷尝着意为安排”则流露出一种对外在安排的无奈和轻视,似乎在提醒人们,真正的道德行为不应依赖于人为的安排,而是要源于内心的自觉。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展现了诗人对道德行为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本质的思考。它不仅是对仁义的赞美,也是对浮夸行为和伪善的警醒,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心仁义相为一:强调心中仁义的统一性。
  • 行动无非个裹来:强调行动的内在驱动力。
  • 已自不思并不勉:反思内心的懈怠。
  • 曷尝着意为安排:质疑外在安排的必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仁义”和“行动”形成对比,增强表达效果。
  • 反问:用“曷尝”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仁义是行动的根本,呼吁人们关注自我内心的道德感,而非仅仅依靠外在的道德约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仁义:象征着道德理想和人性之美。
  • 圣心:代表了理想人格的内在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仁义”指的是什么? A. 财富与权力
    B. 仁爱与正义
    C. 知识与智慧

  2. 诗人认为行动应该来自哪里? A. 外在的影响
    B. 内心的自发
    C. 社会的期望

  3. 诗中反映了对什么的警醒? A. 浮夸与伪善
    B. 物质与享乐
    C. 权力与地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中的相关章节
  • 《孟子》中的仁义思想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两者都强调内心真实的追求,但李白偏向于豪放与纵情,而陈普则更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化与文学》
  • 《儒家思想与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