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登鹳雀楼
作者: 王之涣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白日依山尽,
苍苍云海间。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苍苍云海间。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白话文翻译:
太阳慢慢地落到山的尽头,
辽阔的云海在天际间延展。
想要看得更远,
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日:指太阳。
- 依:靠着。
- 苍苍:形容颜色青蓝,广阔无垠。
- 云海:形容云层像海洋一样浩瀚。
- 欲:想要。
- 穷:尽,达到极限。
- 千里目:视野,远望的地方。
- 更:更加。
- 上一层楼:再向上走一层楼。
典故解析: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一首名作,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是一处著名的古建筑,诗中描绘的景象和心情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有关,反映了唐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号凌云子,山西原平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雄壮的意象著称。王之涣的诗风受到了王维和李白的影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心灵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逢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士人们常常游览名胜,抒发情怀。登高望远是当时文人的一种普遍行为,表达了他们追求理想和远大抱负的心情。
诗歌鉴赏: 《登鹳雀楼》是一首简洁而富有哲理的七言绝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们的壮志豪情。诗的开头以“白日依山尽”描绘了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自然画面。接下来“苍苍云海间”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云海的辽阔与日落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渴望更高视野和追求理想的情怀。通过“更上一层楼”这一形象的比喻,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体现了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追求。整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日依山尽”:描绘夕阳西下,太阳依偎在山的尽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苍苍云海间”:云层在天空中如同海洋一般,辽阔而无边,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
- “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诗人想要尽情地眺望更远的愿望,暗示追求理想与志向。
- “更上一层楼”:通过“楼”这一意象,强调了追求更高目标的必要性,寓意着人们应不断攀登,追求更广阔的视野与未来。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白日依山尽”和“苍苍云海间”形成了对仗,结构工整,音调和谐;而“更上一层楼”则是通过楼的意象传达了希望与追求的主题,富有启发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理想与开阔视野的精神,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广阔自然时的渺小与坚定,鼓励人们不断向上攀登,探寻更远的目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云海:象征广阔的视野与无限的可能。
- 楼:象征着更高的理想、追求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
A. 山脉
B. 日落与云海
C. 河流
答案: B -
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失落
B. 追求理想
C. 怀念
答案: B -
“更上一层楼”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描述景象
B. 表达愿望
C. 叙述故事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感。
- 《望岳》 by 杜甫:表达了壮丽山河与志向的诗作。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李白的《庐山谣》均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王之涣的作品更加简练,注重意境的营造,而李白则更为豪放,情感更加奔放。两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诗风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王之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