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远归》
时间: 2025-01-27 03:47: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旅思一囊,风霜两鬓,推门旧物依稀认。
书窗紧闭落尘多,钟儿嘀嗒声声近。
去倩谁知,归凭谁问,何劳更待天涯信。
可怜最是槛中花,恹恹犹自含离恨。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装满了旅途的思念,鬓发因风霜而变白,推开门却依稀认得那些旧物。
书窗紧闭,落满了灰尘,钟声滴答,声声逼近。
离去的愁苦又有谁能理解,归来的渴望又有谁能询问,何必再去等待天涯的消息呢。
可怜的还是那窗内的花,虽然萎黄,却依然含着离别的怨恨。
注释:
- 旅思:旅途中的思念,指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
- 两鬓:指两边的鬓发,表达因岁月流逝而变白。
- 旧物:指曾经熟悉的物品,承载着回忆。
- 书窗:书房的窗户,象征着闭锁的环境。
- 钟儿:指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天涯信:指远方的消息,强调期待和无奈。
- 槛中花:被关在窗内的花,象征局限和无奈。
典故解析:
“去倩谁知,归凭谁问”表现了诗人对归来的孤独感与无奈感,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疏离的感慨。这种情感在古典诗词中常见,表达了对世事变化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淑萍,生于20世纪,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她的作品常常探讨个人的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作者经历旅途归来之际,描绘了对故乡、亲人和旧物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 远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风霜的洗礼,鬓发变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对过往的追忆。打开门,旧物依然在,却已是淡淡的尘埃,显示出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
诗中“书窗紧闭落尘多,钟儿嘀嗒声声近”的描写,给人一种孤寂的气氛。紧闭的窗子象征着心灵的封闭,钟声则是时间在提醒着诗人,无论如何,时间不会停下脚步。诗人提出“去倩谁知,归凭谁问”,表达了对他人理解的渴望和对归来的无奈,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中尤为共鸣。
最后两句“可怜最是槛中花,恹恹犹自含离恨”,通过槛中的花来比喻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暗示即便身处美丽的环境,内心仍然充满了离愁别恨,令人感到心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触动人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旅思一囊:旅行中满载思念。
- 风霜两鬓:经历风霜,鬓发变白,象征岁月。
- 推门旧物依稀认:推开门,旧物依然,但模糊了些。
- 书窗紧闭落尘多:书房的窗户紧闭,落满灰尘,象征封闭。
- 钟儿嘀嗒声声近:钟声滴答,时间在流逝。
- 去倩谁知:离去的人又有谁能理解。
- 归凭谁问:归来的人又有谁能询问。
- 何劳更待天涯信:何必再等待远方的消息。
- 可怜最是槛中花:可怜的是窗内的花。
- 恹恹犹自含离恨:虽然萎黄,却依然带着离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一囊,形象生动。
- 拟人:钟声“声声近”,赋予钟声情感。
- 对仗:如“去倩谁知,归凭谁问”,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以旅途的思念为主线,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归属感缺失的深切感慨,反映了现代人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旅思:象征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 风霜: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磨难。
- 旧物:承载着过往的记忆与情感。
- 书窗:象征封闭的心灵与孤独。
- 槛中花:象征被困的美好与无奈的离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旅思一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失落
-
诗中提到的“钟儿嘀嗒”象征着什么? A. 安静 B. 时间 C. 爱情
-
“可怜最是槛中花”中的“槛中花”象征了什么? A. 美好 B. 无奈与孤独 C. 旅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头》:同样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月亮的感慨,带出人事的无常。
诗词对比:
- 蔡淑萍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情感,但蔡淑萍更为细腻,李清照则更为豪放。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蔡淑萍的作品在情感上更加内敛,注重个人内心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在表达情感时更多地展现出激烈与豪迈。
参考资料:
- 《蔡淑萍诗文选》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