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葱草身才》

时间: 2025-01-27 03:47:44

葱草身才、灯心脚手。

闲时与蝶花间走。

有时跌倒屋檐头,蜘蛛网里翻筋斗。

水马驰来,藕丝缠就。

鹅毛般上三杯酒。

等闲试把秤儿秤,平盘分上何曾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葱草身才灯心脚手。闲时与蝶花间走。有时跌倒屋檐头,蜘蛛网里翻筋斗。水马驰来,藕丝缠就。鹅毛般上三杯酒。等闲试把秤儿秤,平盘分上何曾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葱草的身姿和灯心的脚步,闲暇时与蝴蝶和花朵嬉戏,有时跌倒在屋檐下,像在蜘蛛网中翻滚。水马飞奔而来,藕丝缠绕着。像鹅毛一样轻盈地喝下三杯酒。随意地试着称一称,看平盘上又有什么东西呢?

注释

  • 葱草:指颜色青翠的草,形容生机盎然。
  • 灯心:指灯心草,通常用于制作灯芯,寓意轻盈。
  • 水马:可能指水中奔跑的马,形容速度之快。
  • 藕丝:指莲藕的丝,象征柔韧和缠绕。
  • 鹅毛:形容轻盈,优雅的样子。
  • 秤儿:称量的工具,这里用以比喻人生的测量。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通过“与蝶花间走”和“蜘蛛网里翻筋斗”等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申二官人,宋代词人,其作品多以描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恬淡、悠闲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一个闲适的午后,诗人可能身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乐趣,从而写下这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作,表达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葱草身才》以其轻快的节奏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田园画面。诗中通过“葱草身才”“灯心脚手”等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心灵的自由。词中的“闲时与蝶花间走”更是表现了诗人对游玩嬉戏的向往,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

此外,“有时跌倒屋檐头,蜘蛛网里翻筋斗”则生动展现了生活中的趣味与调皮,诗人以幽默的方式描绘了跌倒后的无奈与滑稽,增添了词作的趣味性。接下来的“水马驰来,藕丝缠就”则用动感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生动的场景,仿佛能感受到水马奔腾的气息。

最后一句“等闲试把秤儿秤,平盘分上何曾有”则带有哲思,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表达对物质与人生的无所谓,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这首词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葱草身才灯心脚手:描绘出一种轻盈的生动形象,草木的生命力与自然的灵动。
  2. 闲时与蝶花间走: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有时跌倒屋檐头:描绘了生活中的小插曲,表达出轻松幽默的态度。
  4. 蜘蛛网里翻筋斗:形象而生动,展现出一种自由随性的生活状态。
  5. 水马驰来,藕丝缠就:运用动感的意象,展现出自然的活力与美好。
  6. 鹅毛般上三杯酒:表现出饮酒的轻松愉悦,象征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7. 等闲试把秤儿秤,平盘分上何曾有:哲理性思考,反映出对物质的淡然与对生活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鹅毛般上三杯酒”,以鹅毛的轻盈比喻饮酒的轻松。
  • 拟人:如“水马驰来”,使水马似乎有了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轻松愉悦的口吻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物质与世俗的淡然态度,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葱草:象征生机与活力。
  • 蝶花:代表自然之美与和谐。
  • 蜘蛛网:象征生活中的小麻烦与调皮。
  • 水马:象征速度与活力。
  • 藕丝:象征柔韧与纠缠。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放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葱草身才”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 A. 活力
    • B. 忧伤
    • C. 寂静
    • D. 冷漠
  2. 诗人通过“水马驰来”想表达什么?

    • A. 速度
    • B. 安静
    • C. 迟缓
    • D. 无聊
  3. “等闲试把秤儿秤”表达了对什么的态度?

    • A. 物质的追求
    • B. 对生活的淡然
    • C. 对权力的渴望
    • D. 对财富的重视

答案

  1. A. 活力
  2. A. 速度
  3. B. 对生活的淡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侧重于人生哲理的探讨。
  • 李清照《如梦令》:女子视角下的自然与情感,展现出细腻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精粹》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