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沔县遇雨》
时间: 2025-01-27 04:11: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发沔县遇雨
作者: 曾国藩 〔清代〕
此身病起百无忧,
敢为艰难一怨尤。
晓雾忽飞千嶂雨,
西风已作十分秋。
近知地利其堪恃,
早信人谋不自由。
昨日定军山下过,
苍天一望故悠悠。
白话文翻译:
这身体虽有病痛,却无忧无虑,
敢为艰难而怨恨特别多。
早晨的雾霭突然飞散,千山万岭都在雨中,
西风已经带来了十成的秋意。
近来才知道地理的条件可以依赖,
早已明白人的谋划并不自由。
昨日经过定军山下,
抬头望去,苍天依然显得悠然自得。
注释:
字词注释:
- 此身:指自己,这里强调作者的身体状况。
- 病起:身体因病而起,暗示身体的不适。
- 敢为艰难一怨尤:即使经历艰难困苦,仍敢抱怨,表达一种无奈。
- 晓雾:清晨的雾气。
- 千嶂雨:千山万岭都在雨中。
- 西风:指秋天的风,象征季节的变化。
- 定军山: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地点,暗示历史的悠久。
- 苍天:天空,通常用以指代自然的力量。
典故解析:
“定军山”是指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战役地点,具有历史象征意义。诗中提到此地,暗示历经风雨的历史与个人的感受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人。清末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曾为湘军创始人,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后来任职多地,是维新派与守旧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词风格多体现出豪情壮志与深沉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早晨出行时突遇雨天,反映了作者在面对自然环境变化时的感慨与思考,体现出对生命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深远思索。
诗歌鉴赏:
《早发沔县遇雨》是曾国藩在行旅途中所作,字句之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个人感悟。全诗以“此身病起百无忧”开篇,作者直面自身的病痛,却选择不为此而忧虑,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接下来,诗中描绘了早晨的景象,晓雾与雨水相伴,西风送来秋意,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自然画面。这种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作者内心感受的映射,表现出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思考。
“近知地利其堪恃,早信人谋不自由”一句,传达出一种对环境的依赖与对人生无常的认知,反映出作者在经历了历史动荡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最后两句提到“定军山”,以历史渊源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也让人思考历史与个人命运的联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曾国藩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深入人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身病起百无忧:虽有病痛,但心中无忧。
- 敢为艰难一怨尤:面对艰难困苦,仍愿意表露内心的怨恨。
- 晓雾忽飞千嶂雨:早晨的雾霭消散,千山万岭都淹没在雨中。
- 西风已作十分秋:西风吹来,已是满满的秋天气息。
- 近知地利其堪恃:最近才意识到依赖地理条件的重要性。
- 早信人谋不自由:早已明白人的谋划并不完全自由。
- 昨日定军山下过:昨日经过定军山,回忆历史。
- 苍天一望故悠悠:仰望苍天,感受到一种悠远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西风已作十分秋”,比喻季节的变化。
- 对仗:如“晓雾忽飞千嶂雨”与“西风已作十分秋”,形成对称的意象。
- 拟人:通过“苍天一望”,将自然赋予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自然变化中,作者对生命、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它融合了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的沉淀,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代表身体的脆弱与无奈。
- 雨:象征着烦恼、忧愁,也可能暗示清洗与重生。
- 秋: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成熟。
- 苍天:代表自然的力量,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定军山”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三国演义中的战役
B. 唐朝的安史之乱
C. 明朝的靖难之役 -
“晓雾忽飞千嶂雨”中,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晴天
B. 雨天
C. 雪天 -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C.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曾国藩的《早发沔县遇雨》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为描写旅途中的感受,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的哲理思考,而后者则更为奔放,展示出对人生的豪迈与激情。曾国藩的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沉思,而李白的作品则体现了对瞬间美好的追求与留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曾国藩全集》
- 《清代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