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林五十咏 其三十 梅坡》

时间: 2025-01-26 03:50:01

自昔花如雪,而今叶入云。

先生已仙去,谁与共天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昔花如雪,而今叶入云。
先生已仙去,谁与共天醇。

白话文翻译:

自从昔日梅花如雪般盛开,现在的梅树只剩下叶子直入云端。那位老师已然去世,谁能与我共饮这天上的美酒呢?

注释:

  • 自昔:自从过去。
  • 花如雪:形容梅花盛开时的洁白如雪。
  • 而今:而现在。
  • 叶入云:树叶高耸入云,形容梅树已不再开花。
  • 先生:指代作者尊敬的老师或朋友。
  • 已仙去:已经去世,成为仙人。
  • 共天醇:一起共享天上美酒,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40年-1225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明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常以写景、抒情见长,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诗中借梅花的衰落表达个人的孤独与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逝去友人的思念。首句“自昔花如雪”通过对梅花盛开时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生机勃勃的印象,梅花如雪,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然而,转折到“而今叶入云”,则瞬间带来一种苍凉感,梅树已不再花开,而是枝叶高耸,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

接下来的“先生已仙去”中,诗人用“仙去”这一词汇,既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也体现了对友人离世的痛惜,诗人似乎在追问,谁能与我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最后一句“谁与共天醇”则是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的感叹,天醇美酒本是人间的美好,然而此时却无人与之分享,诗人内心的孤独愈加凸显。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引入主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昔花如雪:回忆梅花盛开的往昔,使用“如雪”强调梅花的洁白和美丽。
  2. 而今叶入云:对比现在梅树的状态,暗示时间的流逝,感叹生命的变迁。
  3. 先生已仙去:提到老师的去世,表现出对他深切的怀念。
  4. 谁与共天醇:表达对共享美好时光的渴望,带有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雪,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美丽。
  • 对比:通过“昔”和“今”的对比,展现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排比:句子结构的对称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和对已故友人的怀念,情感基调深沉而感人,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与生命的美好。
  • 白雪:代表纯洁与美好,暗喻过往的美好时光。
  • 叶子:象征生命的衰退与时间的流逝。
  • 仙人:指已故的朋友,象征着超脱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自昔花如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梅花的喜爱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雪的赞美
  2. “先生已仙去”中的“仙去”指的是什么?

    • A. 离开
    • B. 去世
    • C. 归隐
  3. 诗中最后一句“谁与共天醇”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孤独
    • B. 快乐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早梅》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梅花,但更强调梅花的坚韧与不屈精神。
  • 李清照的《早梅》:通过梅花的早开,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与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