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时间: 2025-01-10 19:13:04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作者:郑燮 〔清代〕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钓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郑燮在辞官回乡后的心情。诗的前两句,诗人放弃了官职,身上只剩下寒冷的衣袖与空荡的口袋,表达了一种清贫和不屑于权位的态度。后两句则描绘了他在江边独自垂钓的情景,手中握着一根清瘦的竹竿,象征着他淡泊明志、乐于隐居的生活。

注释

  • 乌纱:指官帽,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
  • 囊橐:囊指口袋,橐是指包,合起来表示口袋空空,形容身无长物。
  • 清瘦竹:竹子细长而清秀,象征高洁的品格。
  • 秋风江上:描绘了秋天的江边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钓竿:指垂钓用的工具,寓意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山西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以其独特的画风和个性鲜明的诗作闻名,尤其擅长画竹,常以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他的诗风直抒胸臆,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郑燮辞官归乡后,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简朴生活与画竹的意象,表达了他对清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权利的无所畏惧。

诗歌鉴赏

郑燮的《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怀的诗作,字里行间透出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两句,"乌纱掷去不为官",以直接的方式表明了作者对官职的态度,表现出一种豁达和洒脱。诗人将官帽抛弃,象征着他自我解放,远离权力的束缚,追求真实的自我。

接下来的"囊橐萧萧两袖寒",描绘了他辞官后生活的窘迫,"萧萧"二字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清冷的感觉,进一步强调了他选择清贫生活的决心。

而"写取一枝清瘦竹",则转向了诗人的新生活态度,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清瘦的竹子更是暗示着诗人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向往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

最后一句"秋风江上作钓竿",不仅描绘了秋天的宁静景象,也象征着诗人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心情。在这里,钓竿不仅是他垂钓的工具,更是他追求闲适生活的象征。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乌纱掷去不为官:诗人放弃官职,表现出对权位的蔑视。
  2. 囊橐萧萧两袖寒:身无长物,生活清贫,强调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
  3. 写取一枝清瘦竹:用竹子象征自己的品格,体现了他的高洁追求。
  4. 秋风江上作钓竿:描绘了在自然中垂钓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乌纱掷去”与“囊橐萧萧”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竹子象征高洁品质,钓竿象征闲适的生活方式。
  • 比喻:将竹子比作自己的志向,传达出清高的精神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自由与淡泊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独处的向往,体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与心灵的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纱:象征权力与地位,诗人抛弃它意味着对世俗的拒绝。
  • 清瘦竹:象征诗人的品格与追求,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 钓竿:象征隐逸生活的象征,传达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郑燮的“乌纱掷去”指的是什么? a) 官职
    b) 财富
    c) 朋友

  2. 诗中提到的“清瘦竹”象征什么? a) 高洁的品格
    b) 财富的追求
    c) 官职的象征

  3. 诗的意境主要表现在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1. a) 官职
  2. a) 高洁的品格
  3. c) 秋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陶渊明《归园田居》与郑燮的诗作相似,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陶渊明的诗更注重自然生活的美好,而郑燮则通过竹子的意象强调了品格的高洁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郑燮诗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