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御史德辉西巡》
时间: 2025-01-11 02:33: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御史德辉西巡
何景明 〔明代〕
中朝御史重西巡,
独下青霄斧钺新。
陇雪洮云行塞日,
胡琴羌管奏边春。
蒲桃不博凉州地,
天马还随汉使臣。
白笔万人看气象,
肯令河外有烟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送别王御史德辉西巡的诗作。诗中提到,王御史作为朝廷的重要官员,独自一人驾驭着斧钺(象征权力)走向青天。陇山上的雪和洮水的云彩在边塞的日子里显得格外美丽,胡琴和羌管的乐声奏响了边疆的春天。蒲桃(凉州特产)并不算太丰盛,但天马却随汉朝的使者而去。白笔(象征文人)在万众面前描绘气象,怎能让边境有烟尘(战争的迹象)呢?
注释
-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百官,维护法制。
- 青霄:青天,指高空。
- 斧钺:古代官员的象征,代表权力和职务。
- 陇雪洮云:陇山、洮水,指西北边疆的自然景观。
- 胡琴、羌管:边疆民族乐器,代表边地的音韵。
- 蒲桃:凉州特产,指凉州地区的水果。
- 天马:传说中的神马,象征吉祥和快速。
- 白笔:象征文人,代表对社会的观察和记录。
- 河外:指黄河以外的地区,常用来指代边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景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边疆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御史德辉出任西巡使者之际,表现了诗人对王官员的欣赏和对边疆的思考。历史上,西巡是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治理和防御。
诗歌鉴赏
《送王御史德辉西巡》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对边疆治理的深思。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边地音乐,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意象,这与边疆的现实相对照,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与对战争的厌恶。诗人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陇雪”“洮云”,这些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政治理想。王御史的西巡既是个人的使命,也是国家对边疆的重视,体现出明代对边防的关注。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强调文人应关注社会的安定,通过白笔描绘出祥和的局面,寓意着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这种将自然景观与政治理想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朝御史重西巡:王御史作为朝中监察官员,负责重要的西巡任务,强调其地位和责任。
- 独下青霄斧钺新:他独自一人,象征着新权力的开始。
- 陇雪洮云行塞日:描绘了边疆的美丽自然风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胡琴羌管奏边春:边疆的乐器演奏着春天的旋律,展现了边地的生机。
- 蒲桃不博凉州地:虽然凉州的蒲桃不算丰富,但仍然表现出诗人对地方特产的关注。
- 天马还随汉使臣:天马的出现象征着美好的祝愿,与汉朝的使者一起去,寓意和平的传递。
- 白笔万人看气象:文人以白笔记录着社会的动向,象征着对未来的关注。
- 肯令河外有烟尘:表达了对战争的警惕与反对,希望边疆保持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陇雪洮云”“胡琴羌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斧钺”象征权力,“天马”象征吉祥。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边疆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陇雪:象征边疆的清冷与美丽。
- 胡琴、羌管:象征边地的文化与乐趣。
- 天马: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 白笔:象征文人的责任与使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御史”指的是什么官职?
- A. 军官
- B. 监察官
- C. 财务官
- D. 教师
-
诗中“陇雪洮云”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战争
- B. 自然风光
- C. 人物
- D. 诗人的心情
-
诗人希望边疆的局势如何?
- A. 有烟尘
- B. 和平安宁
- C. 繁荣富强
- D. 热闹非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朋友前程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希望。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何景明的诗更侧重于边疆治理与和平的主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诗词赏析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