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时间: 2025-02-04 15:36:34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原文展示:

酒浇胸次不能平,
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
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
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
亦恐形全便飞去。

白话文翻译:

用酒浇灌心中的愤懑,无法平复心情,
我将苍翠的竹子吐露在岁月的沧桑中。
卧龙沉卧,雷声响起也不惊惧,
你我都在这幅画中忘却了自我。
阳光透过窗子洒落在石潭之处,
松树的煤灰轻染了饱受霜雪的兔子。
即使三块石头被压弯,
我也害怕完整的形状会随风而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胸次: 心胸、情怀。
  • 苍竹: 青翠的竹子,象征高洁。
  • 卧龙: 比喻隐士或有才华的人。
  • 偃蹇: 形容伏卧的样子。
  • 忘形: 忘却自我,沉浸于情境中。
  • 晴窗影: 明亮的窗户投射的影子。
  • 松煤: 松树的煤灰,可能指松树的树皮或树枝。
  • 饱霜兔: 受霜雪洗礼的兔子,象征坚韧。
  • 屈蟠: 弯曲、屈服。

典故解析:

  • 卧龙: 典出《三国演义》,指诸葛亮。
  • : 代表坚韧、不畏艰难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理学家,代表了中唐以来山水田园诗的高峰。黄庭坚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游览黄斌老所画的竹子时,表达了他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酒的引入,诗人表达了对胸中烦闷的宣泄和对自然景象的感悟。开头两句写酒后心情的激荡,竹子的描写则引出诗人与画者之间的互动,仿佛在竹林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中间部分“卧龙偃蹇雷不惊”,则显示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表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超然境界。

而“晴窗影落石泓处”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透过窗子照射进来的阳光让人心境渐平。在“松煤浅染饱霜兔”中,松树与兔子的意象结合,展现出自然的生命力和韧性,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物质形态的思考,三石屈蟠的意象不仅仅是形体的变化,更是对生命状态的隐喻,表达了对生命形态变化的迷惘与思考。这首诗在情感与意象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酒浇胸次不能平: 酒的滋味无法平复内心的烦闷。
  2. 吐出苍竹岁峥嵘: 竹子在岁月的洗礼下愈显苍翠。
  3. 卧龙偃蹇雷不惊: 借诸葛亮的隐喻,表达一种无畏的态度。
  4. 公与此君俱忘形: 诗人与画者共同沉浸在画境中,忘却自我。
  5. 晴窗影落石泓处: 描绘出明媚的光影,渗透入静谧的水面。
  6. 松煤浅染饱霜兔: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韵味。
  7. 中安三石使屈蟠: 三块石头的屈曲,象征着生命的变化。
  8. 亦恐形全便飞去: 对于生命状态的流逝感到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卧龙”比喻有才之人。
  • 拟人: 将竹子与诗人情感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 诗中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竹子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他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高洁、正直。
  • : 代表情感的宣泄与交融。
  • 卧龙: 象征隐者的智慧与超然。
  • 松树与兔子: 代表生命的坚韧和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卧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诸葛亮
    • B. 李白
    • C. 杜甫
    • D. 孟子
  2. 诗中提到的“苍竹”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
    • B. 高洁
    • C. 忍耐
    • D. 忧伤
  3. “晴窗影落石泓处”的意境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明亮与宁静
    • B. 暗淡与孤独
    • C. 动荡与不安
    • D. 喧闹与繁忙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的《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黄庭坚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突出自然环境的静谧与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宋代诗人的不同追求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 《黄庭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