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时间: 2025-01-26 03:31:03

春寒晏起篆烟留,一桁湘帘缓上钩。

浪簸飞花围曲沼,风掀猛雨入层楼。

傍人悄宿栖檐蝶,逐妇纷啼隔竹鸠。

天欲放晴还似吝,开箱重检木棉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寒晏起篆烟留,一桁湘帘缓上钩。
浪簸飞花围曲沼,风掀猛雨入层楼。
傍人悄宿栖檐蝶,逐妇纷啼隔竹鸠。
天欲放晴还似吝,开箱重检木棉裘。

白话文翻译:

春寒的早晨,烟雾缭绕,一缕春烟留在空中;
湘帘轻轻地垂下,慢慢地钩住了春天的气息。
波浪翻滚,飞舞的花瓣环绕着曲折的水洼,
狂风掀起,猛雨直冲入高楼之中。
旁边的人悄悄地在檐下栖息,像蝴蝶一样;
女人们在竹林外纷纷啼叫,像是追逐的鸠鸟。
天要放晴,却似乎又不肯,
我只好打开箱子,重检木棉的裘衣。

注释:

  • :指晚,表示时间的静谧。
  • 篆烟:指微弱的烟雾,形容春寒时节的细腻气息。
  • 湘帘:指湘江边的帘子,象征着南方的春景。
  • 飞花:春天飞舞的花瓣,常用来描写春天的生机。
  • 猛雨:突如其来的大雨,表现春寒的变化无常。
  • 层楼:高楼,指人居住的地方。
  • 栖檐蝶:栖息在檐下的蝴蝶,象征春天的生动。
  • 隔竹鸠:竹林外的鸠鸟,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扬,清代诗人,生于晚清,字世英,号石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尤其擅长春景描写。

创作背景:
《春寒》创作于春季,反映了春寒时节的特有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此时节,春意盎然,但寒意依旧,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春寒》是一首描绘春天寒冷气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出春寒的氛围。开篇以“春寒晏起”引入,描绘了春日清晨的宁静与寒意,紧接着的“篆烟留”则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浪簸飞花”展现了春风中的活力与动感,波浪与花瓣的相互交融,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中间部分“风掀猛雨入层楼”则突显了春天的多变,狂风与大雨的交错,使得诗的情绪有了转折,表现出春寒带来的不安与惆怅。而“傍人悄宿栖檐蝶”描绘了周围人们在春寒中安静栖息的画面,形成了一种静谧与动感的对比。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了内心的思考,天欲放晴却迟迟不肯,诗人只能打开箱子,重检木棉裘,流露出对温暖的渴望与对春天迟到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表现了春寒时节的独特氛围,既有自然的生动,又有内心的沉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寒晏起篆烟留:春天的寒冷让人起得很晚,晨雾如篆刻般缭绕留存。
  2. 一桁湘帘缓上钩:一幅湘江边的帘子缓缓上升,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3. 浪簸飞花围曲沼:波浪推动着飞舞的花瓣,围绕着曲折的小水洼。
  4. 风掀猛雨入层楼:狂风掀起大雨直冲入高楼,展现天气的变化无常。
  5. 傍人悄宿栖檐蝶:旁边的人静静地栖息在檐下,像蝴蝶一样轻灵。
  6. 逐妇纷啼隔竹鸠:女人们在竹林外纷纷啼叫,传递出春天的生气。
  7. 天欲放晴还似吝:天空虽然想要放晴,却还是显得有些吝啬。
  8. 开箱重检木棉裘:我只好打开箱子,重新检查木棉衣裳,渴望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篆烟”比喻春天的烟雾,增添诗意。
  • 拟人:如“天欲放晴还似吝”,赋予天意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逐妇纷啼隔竹鸠”,音韵和谐,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寒时节的独特氛围与人们内心的感受,表现了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春天迟来的无奈,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意象分析:

  • 春寒:象征春天的寒冷,传达出季节交替的无常。
  • 湘帘:代表南方的风情,增添了地域色彩。
  • 飞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猛雨:象征春天的变化与不可预测。
  • 木棉裘:代表温暖的渴望与冬去春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春寒”主要指什么季节?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2. “篆烟留”中的“篆”字有什么含义?
    A. 墨迹
    B. 形状
    C. 字体
    D. 烟雾的形态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A. 想要旅行
    B. 渴望温暖
    C. 喜欢春天
    D. 感到孤独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
  • 王维《鸟鸣涧》:描绘自然的和谐与人情,春天的气息浓厚。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但情感更加豪放,气氛更为激昂。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涉及自然,但《春寒》更注重细腻的春寒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