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滕王阁》
时间: 2025-01-22 02:32: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日登滕王阁
作者: 彭孙遹 〔清代〕
客路逢秋思易伤,
江天烟景正苍凉。
依然极浦生秋水,
终古寒潮送夕阳。
高士几回亭草绿?
梅仙一去岭云荒。
临风不见南来雁,
书札何由达豫章?
白话文翻译:
在旅途中遇到秋天,思绪容易伤感,
江面和天空的烟雾景象正显得苍凉。
依旧在极远的岸边生出秋水,
古老的寒潮送走夕阳。
高士几次能在亭子中看到草木的青绿?
梅仙一去,山岭上的云雾变得荒凉。
在风中无法看到南来的大雁,
那我的书信又如何能够送达豫章?
注释:
字词注释:
- 客路:旅途,指诗人身在异乡。
- 秋思:秋天的思绪,常与离愁别恨相关。
- 苍凉:形容荒凉、悲凉的景象。
- 极浦:指远处的水边。
- 寒潮:寒冷的潮水,表现出秋天的冷清。
- 高士:指高洁的士人。
- 亭草:亭子周围的草木。
- 梅仙:梅花仙子,传说中的人物,象征高洁。
- 豫章:指江西的豫章,诗人希望书信能够送达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梅仙:梅仙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高洁与孤傲。
- 高士:高士常指志趣高雅的人,反映出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孙遹(1640年-1719年),清代诗人,字子华,号阮亭,江苏人。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秋日登滕王阁》创作于秋天,诗人身处旅途,所见的秋日景象引发了他的思索和感慨,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和离愁。滕王阁作为中国古代名楼,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一句“客路逢秋思易伤”便点明了主题:在旅途中,秋天的到来使得思绪愈加沉重。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江天烟景正苍凉”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之美,江面上的烟雾与天空的苍凉相互渗透,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依然极浦生秋水,终古寒潮送夕阳”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幻,极浦的秋水与寒潮的夕阳相互交融,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紧接着提到的“高士几回亭草绿”,传达了对高洁士人的向往,暗示着士人的孤独与失落。
“梅仙一去岭云荒”则通过梅仙的意象,表现出对往昔美好事物的怀念,而最后两句“临风不见南来雁,书札何由达豫章”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书信难达的无奈,形成了全诗情感的高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出清代诗人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路逢秋思易伤:旅途中遇到秋天,思绪容易伤感,暗示诗人身处异乡,心中惆怅。
- 江天烟景正苍凉:江面和天空的景象显得悲凉,渲染了诗人的情绪。
- 依然极浦生秋水:即使在遥远的水边,秋水依旧生出,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终古寒潮送夕阳:古老的寒潮送走夕阳,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流逝。
- 高士几回亭草绿?:高洁的士人几次能在亭子中看到青绿的草木,暗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梅仙一去岭云荒:梅仙的离去使山岭的云雾变得荒凉,象征着孤独与失落。
- 临风不见南来雁:在风中看不到南来的大雁,表现出对远方的思念。
- 书札何由达豫章?:书信无法送达豫章,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景比作苍凉,营造出情感的共鸣。
- 拟人:通过“寒潮送夕阳”,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高士几回亭草绿”与“梅仙一去岭云荒”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情怀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情感厚重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日:象征着凋零、孤独与思索。
- 江天:代表广阔的自然与无限的思绪。
- 高士:象征理想中的人格与追求。
- 梅仙:象征孤高与美好,反映出诗人的理想与失落。
- 南来雁:代表思念与往返,体现了对友人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仙”象征着什么? A. 高洁
B. 富贵
C. 忧伤
D. 快乐 -
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喜悦
B. 无奈
C. 伤感
D. 平淡 -
“书札何由达豫章”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滕王阁序》:同样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人生哲理与豪情。
- 李白《月下独酌》: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对比:
- 彭孙遹的《秋日登滕王阁》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在意象上都有滕王阁的存在,但彭的诗更侧重于秋日的伤感,而王的则更为豪放,表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人谱》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