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

时间: 2025-01-27 03:28:41

莫怪诸滩水怒号,下滩不似上滩劳。

长年三老无多巧,稳送惊湍只一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

莫怪诸滩水怒号,下滩不似上滩劳。
长年三老无多巧,稳送惊湍只一篙。

白话文翻译:

不要怪责这些滩水怒吼,下面的滩水可不像上面的滩水那么辛劳。
常年工作的小船夫不多有什么本领,只能稳稳地用一根桨送走惊涛骇浪。

注释:

  • 莫怪:不要怪责。
  • 诸滩:指多处的水滩。
  • 怒号:水流发出的怒吼声。
  • 下滩、上滩:分别指下游和上游的水滩。
  • 三老:指年老的船夫,通常是经验丰富但技艺有限的老者。
  • 稳送:稳稳地划送。
  • 惊湍:指湍急的水流。

典故解析:

“鸡鸣山”与“柯山”是诗中提到的地名,反映了作者的游历和对自然的观察。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景象描绘,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强调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社会变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杨万里通过对水滩景象的细致描绘,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的“莫怪诸滩水怒号”,以一种引导的口吻,直接与读者对话,表现了水流的奔腾与激荡,而后用“下滩不似上滩劳”对比上下游的不同,既展现了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奈与复杂。接下来,提到“长年三老”,不仅描绘了船夫的形象,更引发了对劳动艰辛的思考。最后一句“稳送惊湍只一篙”,则是对船夫技艺的谦逊表述,意在强调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展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怪诸滩水怒号:开头以一种劝解的语气,指出水流的愤怒声,不要因此而责怪。
  2. 下滩不似上滩劳:上下滩水流的不同,反映出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努力。
  3. 长年三老无多巧:描绘了船夫的形象,说明他们的技艺并不高超。
  4. 稳送惊湍只一篙:强调了船夫在面临浩荡水流时的无奈与对自然的顺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怒号。
  • 对仗:上下滩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拟人:将水流赋予“怒号”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水滩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滩: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奋斗。
  • 船夫:代表着劳动者的艰辛与对命运的妥协。
  • 惊湍:象征着生活中的挑战与波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万里在诗中提到的“下滩不似上滩劳”意指什么?

    • A. 下滩更辛劳
    • B. 上滩更辛劳
    • C. 二者无关
    • D. 两者相同
  2. “长年三老无多巧”中的“三老”指的是?

    • A. 三位年轻人
    • B. 三位老船夫
    • C. 三位诗人
    • D. 三位渔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与李白的作品,李白的诗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而杨万里的作品则更注重细腻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