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

时间: 2025-01-27 03:56:57

下水船逢上水船,夕阳仍更涩沙滩。

雁来野鸭却惊起,我与舟人俱仰看。

回望雪边山已远,如何篷底暮犹寒。

今霄莫说明朝路,万石堆心一急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

下水船逢上水船,夕阳仍更涩沙滩。
雁来野鸭却惊起,我与舟人俱仰看。
回望雪边山已远,如何篷底暮犹寒。
今霄莫说明朝路,万石堆心一急湍。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停船时恰好遇到逆流而上的船,夕阳下沙滩显得更加涩滑。
大雁飞来,野鸭被惊起,我和船夫一起仰头观望。
回头望去,雪白的山已经远去,篷下的夜晚依然寒冷。
今晚不要谈论明天的路,心中只感到万石堆的急流涌动。

注释:

  • 下水船:指顺流而下的船。
  • 上水船:指逆流而上的船。
  • 涩沙滩:沙滩被夕阳照射后显得更加湿滑,不易行走。
  • 雁来野鸭:指大雁飞来时,野鸭受到惊吓而起飞。
  • 篷底:船的帆篷底部,指在船上。
  • 万石堆:形容水流湍急,像万石堆叠一样。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石塘”,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险滩或地方,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明日行程的不安与担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重视自然景观的描写,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游历途中,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观察与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自然景色的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夕阳下的船只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与未来的思考。开篇以“下水船逢上水船”引入,立刻带出水上交通的冲突与对比,渲染出一种急迫的氛围。夕阳照射下,沙滩的涩滑提醒人们小心前行,象征着旅行中的不确定性。

接着,雁和野鸭的惊起,生动描述了自然界的动态,诗人和舟人共同仰望,不仅是对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回头望去,雪山渐远,暗示着远离故乡,孤独感愈加显著。

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明天旅途的忐忑与焦虑,尤其是“万石堆心一急湍”,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急迫与不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旅程的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下水船逢上水船:描绘了水上行舟的情景,暗指旅途的艰辛。
    • 夕阳仍更涩沙滩:夕阳映照,沙滩湿滑,隐喻旅途的艰难。
    • 雁来野鸭却惊起: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波动相呼应。
    • 我与舟人俱仰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回望雪边山已远:暗示思念故乡,情感渐深。
    • 如何篷底暮犹寒:描绘了夜晚的寒冷,象征着孤独与不安。
    • 今霄莫说明朝路:强调了对未知旅途的忐忑。
    • 万石堆心一急湍: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万石堆”,增强了急流的视觉冲击力。
    • 拟人:雁和野鸭被描绘为有情感的生物,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如“下水船”与“上水船”,营造了音乐美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旅途的思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未来旅途的忐忑与不安,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

意象分析:

  • :象征人生的旅程。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雁与野鸭:寓意自然与生命的变化。
  • 雪山:象征故乡与归属感的远去。
  • 急湍:代表内心的焦虑与对未来的担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下水船逢上水船”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船只的美丽
    • B. 旅途的艰辛
    • C. 自然的和谐
  2. “万石堆心一急湍”中的“万石堆”意指:

    • A. 安静的港湾
    • B. 急流的危险
    • C. 丰富的收成
  3. 诗中“夕阳仍更涩沙滩”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境?

    • A. 船只安全
    • B. 旅途的艰难
    • C. 风和日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同样描绘旅途与自然的诗作。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情怀,与本诗情感相似。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与本诗在描绘旅途的过程中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前者更偏向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后者则强调了旅途的不安与艰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选》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