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琪花风乱欲成团,度岭人言路已漫。
我斥征夫第前迈,山翁不畏雪霜寒。
白话文翻译:
在雪中,风把花瓣吹得纷纷扬扬,仿佛要聚成一团。越过山岭时,路途已经被积雪覆盖,行人纷纷表示前路艰难。我对赶路的人们大声斥责,然而那位老山翁却无畏于雪霜的寒冷。
注释:
- 琪花:指美丽的花朵,常用于形容玉石般的花卉。
- 风乱:风吹动得杂乱无章。
- 度岭:翻越山岭。
- 人言:人们说。
- 路已漫:道路已经被漫延的雪覆盖。
- 斥征夫:斥责赶路的旅人。
- 山翁:年长的山里人。
- 不畏雪霜寒:不怕雪和寒冷。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人们的反应,展现出一种对困难环境的坚韧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为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雪天,表现了诗人在行走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艰难环境下的生存态度。
诗歌鉴赏:
《雪中度冯公岭二绝》以雪景为背景,描绘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态度。首先,诗中“琪花风乱欲成团”描绘了雪中花瓣在风中飞舞的景象,既富有美感,又暗示着自然的无常与混乱。接着,“度岭人言路已漫”则表现出行人在雪地中的无奈与艰难,突显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后,“我斥征夫第前迈”则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诗人不仅对赶路的人发出劝诫,自己也勇于向前,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一句“山翁不畏雪霜寒”通过对比,表现了那位老山翁的从容与坚定,象征着一种对自然的包容与不屈服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人物情感的对比,传达出一种与自然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坚强信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琪花风乱欲成团”:描绘了雪中花瓣随风飞舞的景象,传达出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 “度岭人言路已漫”:行人感叹前路艰难,反映了人们在严寒环境中的困境。
- “我斥征夫第前迈”:诗人对旅人的劝诫,体现了积极的态度。
- “山翁不畏雪霜寒”:老山翁的坚韧不拔,象征着对自然的尊重与勇气。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拟人手法,如“风乱”,使自然元素更加生动。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体现了古诗的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写雪中旅途的艰难和人们的坚韧,表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琪花:象征美丽与脆弱的生命,表现了自然的美。
- 雪霜:象征困境与挑战,反映人生的艰辛。
- 山翁:象征智慧与坚韧,表现出经历风霜后的从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琪花风乱欲成团”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美丽的花朵
- B. 风的力量
- C. 自然的无常
- D. 以上皆是
-
“我斥征夫第前迈”中“斥”的意思是:
- A. 赞美
- B. 斥责
- C. 鼓励
- D. 询问
-
诗中表现出老山翁的形象象征了什么?
- A. 年轻人的勇气
- B. 对自然的尊重
- C. 对困境的逃避
-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诗词对比:
- 比较郑刚中的《雪中度冯公岭二绝》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者都描绘了雪景,但郑刚中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斗争,而岑参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