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丁酉太夫人终天墓庐中读金光明经见摩诃》
时间: 2025-01-24 13:06: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虎有爪距,如刀兵利。
佛岂欲人,置身其喙。
惟见前法,欢喜怖畏。
猛火销金,观汝难易。
大慈悲父,持戒定慧。
作汝津梁,无有障蔽。
白话文翻译:
老虎虽有锋利的爪子,像刀兵一样锋利。
佛陀难道希望人们,置身于它的口中吗?
只见前面的法门,令人欢喜又恐惧。
如猛火烧金,观之难易分辨。
大慈悲的父亲,保持戒律与智慧。
为你建造桥梁,没有任何障碍。
注释:
字词注释:
- 虎:指老虎,象征凶恶与危险。
- 喙:鸟类的嘴,借指老虎的口。
- 欢喜怖畏:同时感到快乐与恐惧。
- 猛火销金:比喻考验的残酷,烧金的火焰。
- 津梁:桥梁,比喻帮助渡过困难。
典故解析:
- 佛:指佛教,强调慈悲和智慧。
- 大慈悲父:可理解为佛陀,佛教中常称为"父"或"父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诗词及散文,作品多以道德、佛教哲学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郑刚中对佛法的思考时,反映了他对人生困境与超脱之道的理解,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探求与感悟。
诗歌鉴赏:
郑刚中的这首诗展示了他深厚的佛教思想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开篇以“虎有爪距,如刀兵利”揭示了生活中的危险与挑战,虎的象征意义在这里被引申为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如同刀兵般锋利,逼人无法逃避。接着,诗人用“佛岂欲人,置身其喙”来质疑佛陀的慈悲,暗示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往往会感到无助和恐惧,甚至怀疑救赎的可能。
“惟见前法,欢喜怖畏”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前法即佛法,既让人感到欣喜,又带来恐惧,体现了修行道路上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的“猛火销金,观汝难易”则通过比喻揭示了修行的艰难,金子在烈火的考验下,方显其真实的价值,暗喻修行者在磨难中升华自我。
最后两句“作汝津梁,无有障蔽”,以大慈悲的佛陀为引导,展现了希望与光明,表明在佛教的指引下,众生能够找到渡过困境的桥梁,最终获得解脱。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郑刚中对生死、痛苦与救赎的思索,折射出他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虎有爪距,如刀兵利:老虎的爪子象征着生活的凶险与挑战。
- 佛岂欲人,置身其喙:质疑佛陀是否真的希望人们遭受痛苦。
- 惟见前法,欢喜怖畏:佛法让人感到既快乐又恐惧。
- 猛火销金,观汝难易:修行的挑战如同烈火,考验着修行者的信念。
- 大慈悲父,持戒定慧:佛陀以慈悲和智慧为引导。
- 作汝津梁,无有障蔽:佛法为人们提供了渡过困境的桥梁。
修辞手法:
- 比喻:虎的爪距比喻生活的挑战;猛火销金比喻修行的艰难。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反思与对佛法的向往,体现了在痛苦中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传递出希望与慈悲的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象征凶险与挑战。
- 火:象征考验与磨难。
- 桥梁:象征救赎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虎有爪距”意指:
- A. 生活中的快乐
- B. 生活中的危险
- C. 佛法的慈悲
- D. 人生的顺利
- 答案:B
-
“猛火销金”的意思是:
- A. 修行的艰难
- B. 财富的积累
- C. 烧金的技巧
- D. 佛的慈悲
-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大慈悲父”指的是:
- A. 诗人自己
- B. 佛陀
- C. 生活的挑战
- D. 朋友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郑刚中的此诗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但郑的作品更侧重于佛教的慈悲与救赎,而王维则侧重于友情与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精选》
- 《宋代文学史》
- 《佛教哲学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