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关外路悠悠,疏树晴烟澹似秋。政喜江山浑入画,十年重上月波楼。
白话文翻译:
在洞仙关外,路途悠长,稀疏的树木在晴空烟雾中显得淡淡的,似乎是在秋天。政通人和的日子里,江山的美景仿佛融入了画中,而我时隔十年再次登上月波楼。
注释:
- 洞仙关:地名,位于山水之间,风景如画。
- 悠悠:形容路途遥远,悠长。
- 疏树:稀疏的树木,描绘出一种空旷的景象。
- 晴烟:晴空中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澹:淡薄、不浓烈。
- 政喜:政通人和,形容政治安定,人人安乐。
- 浑入画:形容景色美丽,宛如画中之景。
- 月波楼:楼名,可能是诗人常去的地方,象征着怀旧与重游。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及的“月波楼”可能是诗人内心的寄托与向往,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热爱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寅承,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和抒怀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社会政治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重游洞仙关时,感怀十年之间的变化,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江山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月波楼题壁》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开头的“洞仙关外路悠悠”不仅描绘了悠长的路途,还暗示了人生的旅程与时间的流逝。接着“疏树晴烟澹似秋”通过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在此处以自然景色来映衬内心的情感,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感悟。
“政喜江山浑入画”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欣喜,同时也将自然与政治紧密结合,显示出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最后“十年重上月波楼”,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十年的风雨兼程,令诗人对月波楼的再访充满感慨。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仙关外路悠悠:描绘了走出洞仙关后,漫长的旅途,暗示了对人生的感悟。
- 疏树晴烟澹似秋:通过描绘天空中的烟雾和稀疏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清幽、淡雅的秋日意境。
- 政喜江山浑入画: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赞美,景色如画,体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十年重上月波楼:强调时间的流逝,重游之感使诗人感慨万千,充满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山浑入画”,通过比喻将美景与画作相结合,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显示出诗人严谨的修辞技巧。
- 拟人:晴烟的描写让自然景色似乎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欣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波楼:象征着诗人的怀旧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洞仙关:代表诗人所处的环境,蕴含着自然的灵秀之气。
- 疏树与晴烟:体现出自然的柔美与清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洞仙关”主要指什么?
A. 城市 B. 地名 C. 山脉 - “十年重上月波楼”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愤怒 B. 怀念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月波楼题壁》都涉及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登高》更侧重于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月波楼题壁》则结合了政治与自然的思考,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李某某
- 《中国古诗词鉴赏》——张某某
- 《中国山水诗的美学》——王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