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

时间: 2025-01-11 21:47:59

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

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

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

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
作者:李咸 〔唐代〕

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
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
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
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一天,正好得到天子的恩令,四野的景色一片晴朗。
日月相映,正是最初的时节,天地间显得格外神圣。
金黄的菊花迎接着酒杯的漂浮,翠绿的松树在霜中显得挺拔。
游历大海难以深入,负担高山只会让人疲倦无力。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
  • 乘令:借助于天子的命令。
  • 四野:四周的地方。
  • 菊黄:金黄的菊花,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
  • 松翠:指青翠的松树。
  • 凌霜直:经历霜冻而仍然笔挺。
  • 游海:游历海洋。
  • 负山:背负高山。

典故解析:

  • 重阳节:也称重阳,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登高望远的节日,象征长寿。
  • “凌霜而直”常用来形容松树的坚韧,松树在严寒的霜冻中依然挺拔,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咸,唐代诗人,生平较为少见。其作品多为应制诗,风格典雅,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正值九月,天子召集群臣登高赋诗,李咸应制而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节日的庆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赞叹和对节日气氛的描绘。首联通过“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引入,描绘了重阳佳节的氛围,晴朗的天空象征着吉祥与欢快。接下来的“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则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日月同辉,仿佛天地间的神圣气息在此刻达到巅峰。

在描写节日习俗时,诗人提到“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节日的欢快与自然的坚韧。金黄的菊花与翠绿的松树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秋天的丰盈,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一句“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则以哲理的口吻告诫人们,追求深远的目标或背负沉重的责任,终究会感到疲惫,暗示了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阳乘令序:重阳节的庆祝是借助天子的命令,展现了诗人与皇权之间的关系。
  2. 四野开晴色:四周的景色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
  3. 日月数初并:形容日月相互辉映,时间的交替使得自然界显得更加神圣。
  4. 乾坤圣登极:天地间的景象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美丽,具有神圣的感觉。
  5. 菊黄迎酒泛:金黄的菊花与酒杯相伴,体现了重阳节的习俗。
  6. 松翠凌霜直:松树在霜冻中依然挺拔,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7. 游海难为深:比喻追逐理想或远方的艰难。
  8. 负山徒倦力:背负重担只会疲惫,暗示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通过“游海”和“负山”比喻人生的追求与负担。
  • 象征:菊花与松树分别象征着重阳节的习俗与生命的坚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反映了人生哲理,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长寿与团圆。
  • 菊黄:代表秋天的丰收与美好。
  • 松翠:象征坚韧与高洁。
  • 晴色:暗示着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又称为哪一天?

    • A. 农历八月十五
    • B. 农历九月初九
    • C. 农历十月初一
  2. “菊黄迎酒泛”中的“菊”主要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冬天
    • C. 春天
  3. 诗中提到的“游海难为深”是指什么?

    • A. 追求理想的艰难
    • B. 旅游的快乐
    • C. 海洋的广阔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围绕重阳节展开。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李咸的《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均以重阳节为背景,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李咸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是对《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的详细解析,供您学习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