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倪元镇饮得江上雨》

时间: 2025-04-30 19:42:09

亹霂飘无际,凭阑千里阴。

芳田沾泥泥,清波望沉沉。

楚客帆已重,吴宫树转深。

归鸿无肃羽,别渚有哀吟。

君知此时意,宁识故园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倪元镇饮得江上雨 亹霂飘无际,凭阑千里阴。 芳田沾泥泥,清波望沉沉。 楚客帆已重,吴宫树转深。 归鸿无肃羽,别渚有哀吟。 君知此时意,宁识故园心。

白话文翻译:

绵绵细雨飘洒无边,我倚栏远望,天际阴沉。 芬芳的田野沾满了湿润的泥土,清澈的波涛显得深沉。 楚地的客船帆布沉重,吴宫的树木更加幽深。 归来的大雁没有整齐的羽翼,离别的小洲传来哀伤的鸣叫。 你了解我此刻的心情,是否也能理解我对故园的思念?

注释:

  • 亹霂(méi mù):形容细雨绵绵。
  • 凭阑:倚靠栏杆。
  • 千里阴:形容天空阴沉,视野广阔。
  • 芳田:指长满花草的田野。
  • 泥泥:湿润的样子。
  • 清波:清澈的水波。
  • 沉沉:深沉的样子。
  • 楚客:指来自楚地的旅人。
  • 吴宫:指吴地的宫殿或园林。
  • 归鸿:归来的大雁。
  • 肃羽:整齐的羽翼。
  • 别渚:离别的小洲。
  • 哀吟:哀伤的鸣叫。
  • 故园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袁凯与友人倪元镇饮酒时所作,通过描绘江上雨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袁凯与友人倪元镇饮酒时,当时正值细雨绵绵,诗人触景生情,借雨抒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上雨景,通过“亹霂飘无际”、“芳田沾泥泥”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细雨绵绵、田野湿润的景象。诗中“楚客帆已重”、“吴宫树转深”等句,不仅描绘了景物的变化,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深邃。最后两句“君知此时意,宁识故园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亹霂飘无际,凭阑千里阴。”:细雨绵绵,无边无际,诗人倚栏远望,天空阴沉。
  2. “芳田沾泥泥,清波望沉沉。”:芬芳的田野沾满了湿润的泥土,清澈的波涛显得深沉。
  3. “楚客帆已重,吴宫树转深。”:楚地的客船帆布沉重,吴宫的树木更加幽深。
  4. “归鸿无肃羽,别渚有哀吟。”:归来的大雁没有整齐的羽翼,离别的小洲传来哀伤的鸣叫。
  5. “君知此时意,宁识故园心。”:你了解我此刻的心情,是否也能理解我对故园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田沾泥泥”,用“泥泥”比喻田野的湿润。
  • 拟人:如“归鸿无肃羽”,将大雁拟人化,形容其羽翼不整齐。
  • 对仗:如“楚客帆已重,吴宫树转深”,形成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绘江上雨景,诗人抒发了内心的沉重和深邃,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亹霂:细雨绵绵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湿润的氛围。
  • 芳田:芬芳的田野,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 清波:清澈的波涛,代表着纯净和深邃。
  • 楚客帆:楚地的客船,象征着旅人的漂泊和沉重。
  • 吴宫树:吴宫的树木,代表着幽深和静谧。
  • 归鸿:归来的大雁,象征着归乡和思念。
  • 别渚:离别的小洲,代表着离别和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亹霂飘无际”形容的是什么? A. 大风 B. 细雨 C. 浓雾
  2. “芳田沾泥泥”中的“泥泥”是什么意思? A. 干燥 B. 湿润 C. 坚硬
  3. “归鸿无肃羽”中的“肃羽”指的是什么? A. 整齐的羽翼 B. 凌乱的羽翼 C. 美丽的羽翼
  4. 诗的最后一句“君知此时意,宁识故园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伤 C. 思念

答案:

  1. B 2. B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抒发情感。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袁凯《与倪元镇饮得江上雨》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袁凯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景物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