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二十五》
时间: 2025-01-26 23:25: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子虚乌有,问前生后世我身何在。
谁是主人,谁是客空处向谁相贷。
意蕊心香,云车风马,都是难酬债。
偶然住脚,可知庵在身外。
一切庄列言诠,但增饶舌,转见胸中隘。
画取团瓢,归梦里梦醒思之无奈。
知觉因缘,虚无起灭,甚矣诗人惫。
还他一卷,先生无挂无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存在的思考与疑问,仿佛在询问前生和后世我的身影到底在何处。谁是这场人生的主人,谁又是无根的客人,空荡荡的地方又向谁借用?心中所感的意蕊和心香,像云车和风马,都是难以偿还的债务。偶然停留的脚步,怎能知道那庵堂是在身体之外。一切的庄严话语和诠释,不过是增添了口舌之争,反而使心中更加狭隘。画出那团圆的瓢,归于梦中,梦醒时却感到无奈。知觉是因缘而起,虚无的存在又消亡,诗人对此感到极度的疲惫。归还给他一卷诗书,先生您就无所挂碍,心无牵绊。
注释
- 子虚乌有:意为虚无缥缈,指不真实的事物。
- 问前生后世我身何在:询问自己在前生和后世的位置。
- 主人与客:借用哲学思考,探讨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状态。
- 意蕊心香:比喻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 云车风马:形容轻灵的交通工具,暗指人生的无常。
- 偶然住脚:偶然驻足、停留。
- 庵:隐居之所。
- 庄列言诠:繁琐的言辞与解释。
- 画取团瓢:比喻追求完美而又无奈的心情。
- 知觉因缘:表示万物因缘而生,虚无亦因缘而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士铨(1682-1760),字季恭,号韵山,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朴实无华,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作品多以咏史、咏物为主,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存在的思考与哲学探讨。诗中表现出对虚无、无常的感慨,表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二十五》以哲学思辨为核心,通过对生命、存在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邃理解。开篇以“子虚乌有”引入,直接指出人生的虚幻与无常,接着通过“问前生后世我身何在”这一句,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这种哲学式的反思贯穿全诗,使人感到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无奈。
在对“主人”和“客”的讨论中,诗人以辩证的方式揭示了人生的困境与复杂。整个过程中,心中的“意蕊心香”与“云车风马”相结合,形成了对人生美好与苦涩的双重感受。这种对比使得诗歌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偶然住脚,可知庵在身外”一句,表达了对内心安宁的渴望与外界的疏离。同时,诗中提到的“知觉因缘,虚无起灭”,更是将哲学的思考推向了高潮,透出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无奈与叹息。
最后以“还他一卷,先生无挂无碍”收尾,展现了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仿佛是在说,归还一切烦恼,便可心无牵挂,达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虚乌有:开篇即为对存在的质疑,暗示一切似乎都是虚幻。
- 问前生后世我身何在:直面生死问题,探讨灵魂的去向。
- 谁是主人,谁是客空处向谁相贷:探讨人生中不同角色的关系,反映生命的无常。
- 意蕊心香,云车风马,都是难酬债:情感与人生旅途中的困惑。
- 偶然住脚,可知庵在身外:追求内心安宁的渴望与现实的对比。
- 一切庄列言诠,但增饶舌,转见胸中隘:表达对繁琐言辞的厌倦与心灵的狭隘。
- 画取团瓢,归梦里梦醒思之无奈:对完美追求的无奈感。
- 知觉因缘,虚无起灭,甚矣诗人惫:形而上的思考,诗人的疲惫感。
- 还他一卷,先生无挂无碍: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云车风马”比喻人生的轻盈与无常。
- 对仗:如“主人”与“客”,形成对比,增强语义的深度。
- 反复:通过反复提问的方式,增强思考的紧迫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虚无、存在的困惑,以及对内心安宁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生死、因缘、虚无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求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虚乌有:象征虚幻与不真实。
- 云车风马:象征人生的轻盈与无常。
- 庵: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归宿。
- 团瓢:象征对完美的追求。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诗人对生命的多维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子虚乌有”指的是什么?
- A. 真实存在
- B. 虚幻不实
- C. 生活琐事
-
诗中提到的“云车风马”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人生的无常
- C. 绝对的自由
-
“知觉因缘”强调了什么?
- A. 所有存在都是有原因的
- B. 人生无意义
- C. 追求梦想
答案
- B. 虚幻不实
- B. 人生的无常
- A. 所有存在都是有原因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探讨人生与命运的无常。
- 王维的《山居秋暝》: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蒋士铨的作品对比:李白的豪放与蒋士铨的哲思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但方式与情感基调各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哲学与诗歌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