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重阳后三日作寄梧》
时间: 2025-01-27 03:29: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重阳后三日作寄梧
常燕生 〔近代〕
重阳过了,又匆匆多事,几番风雨。
送暖催寒无限恨,都付暝江羁旅。
危阁临幽,闲窗对影,此意凭谁诉。
夜深珍重,有人梦里吩咐。
长记江北江南,年年此际,戎马仓皇处。
故国家山渺何在,付与震天鼙鼓。
白酒催兵,黄花助战,遮断来时路。
闲情抛却,趁鸣鸡,起还舞。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已经过去,生活匆忙多事,经历了几次风雨。
送走温暖,催来寒冷,心中无限怨恨,都寄托在这昏暗的江边羁旅中。
高楼临近幽静之地,闲窗对影而坐,这份情意又能向谁倾诉呢?
夜深人静时,珍重自己,有人在梦中对我嘱咐。
我常记得江北江南,年年在这个时节,战马仓皇奔忙的情景。
故国的山河如今何在,已交给那震天的战鼓。
白酒催促着士兵,黄花助战,遮断了我来时的路。
闲情已被抛却,等到鸡鸣时分,起身又去舞蹈。
注释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 羁旅:指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危阁临幽:高楼临近幽静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
- 戎马仓皇:形容战事紧急,士兵忙乱的景象。
- 震天鼙鼓:比喻战斗的声音,表达对战争的强烈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常燕生,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战乱的忧虑,风格上有着浓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交织。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之后,诗人因时局动荡而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故国和往昔生活的怀念,对战斗与离别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念奴娇·重阳后三日作寄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以重阳节为背景,抒发了对时光流逝、故国沦陷的感慨。开篇以“重阳过了”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急促的时光感,暗示着生活的匆忙与不断变化的环境。随着“几番风雨”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感知,更隐喻了人生的波折与无常。
“送暖催寒无限恨,都付暝江羁旅”,这一句极具情感张力,诗人将自己的怨恨寄托于“暝江”的孤寂之中,传达出一种无处诉说的愁苦与失落。接下来的描写“危阁临幽,闲窗对影”,则展现了孤独的内心世界,诗人对自身情感的迷惘与渴望诉说的渴求。
全诗在“长记江北江南,年年此际,戎马仓皇处”中达到高潮,回忆起往昔的战乱与离别,令人在历史的回响中感受到一份沉重与无奈。最后几句以“白酒催兵,黄花助战”结束,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对过往的眷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阳过了,又匆匆多事,几番风雨。”:通过重阳的时间节点,反映出生活的忙碌与变迁。
- “送暖催寒无限恨,都付暝江羁旅。”:表达对温暖时光的怀念与对寒冷未来的无奈。
- “危阁临幽,闲窗对影,此意凭谁诉。”:体现孤独与内心情感的迷茫。
- “长记江北江南,年年此际,戎马仓皇处。”:回忆往昔的战斗生活,表达对故国的思念。
- “故国家山渺何在,付与震天鼙鼓。”:对故国消亡的哀叹与对战争的感慨。
- “闲情抛却,趁鸣鸡,起还舞。”: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最后的放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酒催兵”,将酒与战争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词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如“有人梦里吩咐”,将梦具有人性,增加了神秘感和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战争带来的无奈与痛苦,展现了强烈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 羁旅:象征着孤独与漂泊。
- 戎马:象征着战争与动荡。
- 白酒:象征着士兵的豪情与战斗的氛围。
- 黄花:象征着秋天的凄凉与战斗的助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通常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 A. 八月
- B. 九月
- C. 十月
- D. 七月
-
“戎马仓皇”中的“戎马”指的是什么?
- A. 休闲
- B. 战争
- C. 旅行
- D. 学习
-
“白酒催兵”中,白酒象征着什么?
- A. 和平
- B. 战斗
- C. 忧愁
- D. 友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豪情的宣扬。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常燕生的作品相似,表达了对亲人和故国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家庭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情感与历史:古诗词中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