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时间: 2025-01-26 23:38: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作者: 沈端节 〔宋代〕
洛妃汉女,护春寒不惜鲛绡重叠。
拾翠江边烟淡淡,交影参差胧月。
秦虢相将,英娥接武,同宴瑶池雪。
层冰连璧,个中谁敢优劣。
著意晕粉饶酥,韵多香剩,都与群花别。
娟秀敷腴索笑处,玉脸微生娇靥。
羞损南枝,映翻绿萼,不数黄千叶。
形容不尽,细看一倍清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洛妃与汉女在春寒中不惜重叠鲛绡衣衫的情景。江边的烟雾淡淡,月光下的影子交错而模糊。秦虢的美女们相聚在一起,英勇的女子们在瑶池共宴如雪。洁白的冰层宛如美玉,谁敢在其中评比优劣?她们的妆容精致,香气四溢,皆与群花不同。她们的笑容娇媚,玉脸上泛起微微红晕。她们的美丽使南枝的花色失色,映衬得绿萼更加娇艳,不计较那一千片黄叶。她们的美丽无法尽述,细看之下更是清绝。
注释:
- 洛妃:指汉代的美人,典型的美女形象。
- 鲛绡:一种轻薄的丝织品,常用于形容女子的衣着。
- 交影:指影子相交,形容朦胧的景象。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形容聚会的美好场所。
- 层冰连璧:比喻洁白的冰层如美玉一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端节(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以清丽婉约的风格著称,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之美。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寒之际,表达了对美好女子的赞美及她们在春景中的动人形象,蕴含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是沈端节的一首经典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美人们在春天的绚丽与娇媚。开篇的“洛妃汉女”立刻引入了美丽的历史背景,营造出一种古典而优雅的氛围。诗人以“护春寒不惜鲛绡重叠”来描绘女子们在春寒中不惜穿着轻薄的衣衫,显示出她们的倩影与柔情。
接下来的“拾翠江边烟淡淡,交影参差胧月”更是将读者带入一个迷离的春夜,烟雾缭绕,影子交错,宛如梦境。诗中对“秦虢相将,英娥接武”的描写,体现了女子们不仅美丽,更有英勇的一面,打破了传统对女性的单一化刻板印象。
整首词以“著意晕粉饶酥,韵多香剩,都与群花别”总结,展现了女子们的妆容与香气之美,突显出她们的独特魅力。结尾处“形容不尽,细看一倍清绝”,则是对美的升华,表达了美丽是无法用言语完全描述的感受,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妃汉女:提到历史上的美女,设定了美的主题。
- 护春寒不惜鲛绡重叠:突出女子在寒冷中依然坚持美丽的决心。
- 拾翠江边烟淡淡:描绘春天江边的朦胧景象。
- 交影参差胧月:影子交错,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秦虢相将:表达了古代美女的团聚。
- 层冰连璧:比喻她们的美如同美玉般纯洁。
- 著意晕粉饶酥:描写化妆的精致。
- 娟秀敷腴索笑处:展示女子的妩媚与笑容。
- 羞损南枝,映翻绿萼:表现出她们的美丽令其他花朵失色。
- 形容不尽,细看一倍清绝:强调美的难以言表。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展现了女性的多面性及其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妃:象征古典美。
- 鲛绡:代表轻盈与柔美。
- 翠江:映衬出女子的优雅。
- 胧月:象征梦幻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洛妃”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美女?
- A. 唐代
- B. 汉代
- C. 宋代
-
“层冰连璧”比喻什么?
- A. 冰的透明
- B. 女子的美丽
- C. 诗人的才华
-
诗中“拾翠江边烟淡淡”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晴朗的白天
- B. 朦胧的夜景
- C. 盛夏的花园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沈端节《念奴娇》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皆以女性之美为主题,前者更多描绘春景与女子的温柔,后者则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叹。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沈端节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