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次韵范正之柳絮)》
时间: 2025-01-26 23:48: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次韵范正之柳絮)
作者: 刘学箕 〔宋代〕
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
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
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
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
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的轩榭与沙滩上,午风轻轻吹拂,仿佛一片晴天的雪花在飘动。阳光透过晶莹的光辉,令人眼花缭乱,细细的游丝在阳光下忽明忽灭。帘幕中间、楼台旁边,似乎满是美玉般的积聚。松树与竹子交错,似乎幻化出三绝的美景。远远地认出仿佛是飞舞的花,花儿虽非却又似,让多情的客人感到恼乱。春衫上的点缀变幻无常,又转向了沈香亭的北边。那花密密麻麻,疏疏落落,斜斜整整,仿佛是雪,难以辨认。坡仙不再,后人又能如何说呢?
注释:
- 水轩沙岸:指水边的楼阁和沙滩,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美景。
- 晶荧光:形容阳光的明亮和闪烁。
- 瑶瑛:美玉,这里用来比喻美丽的景物。
- 三绝:指的是中国古代诗词、书法、绘画三种艺术的精华。
- 坡仙:指王维,号摩诘,因其诗中常有山水之景而得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情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念奴娇(次韵范正之柳絮)》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阳光、柳絮、楼台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天画卷。诗中午风轻拂,水面荡漾,仿佛将人带入了一种清新、宁静的境界。阳光的晶莹与柳絮的飘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美感。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飞花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恰如其分地捕捉了春天的柔美与无常。全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意象丰富,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水轩沙岸:画面初现,水边的轩榭与沙滩相映成趣,展现了春日的美景。
- 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细腻的风与光影交织,营造出如雪般的轻盈感。
- 日色晶荧光眩眼:阳光的明亮令人眼花缭乱,传达出春日的生机。
- 细逐游丝明灭:细微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春光的流动与瞬息万变。
-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环境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幽静的空间。
- 遥认仿佛飞花:远方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交融,构成了诗的情感核心。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花”比喻春天的流动与美好。
- 拟人:让自然景物具有情感,使人感同身受。
- 对仗:如“密密疏疏,斜斜整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水:象征生命与柔情。
- 风:代表变化与自由。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 雪:代表纯洁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水轩沙岸”,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日色晶荧光眩眼”中的“晶荧”是形容什么? A. 颜色鲜艳
B. 明亮耀眼
C. 细腻柔和
D. 清新自然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刘学箕的《念奴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刘学箕更强调春天的细腻与瞬息万变,而苏轼则注重于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